多元视域的量子力学解释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20页 |
| 一、选题意义及目的 | 第10-12页 |
| 二、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6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7-20页 |
| 1 理论与解释 | 第20-36页 |
| ·量子力学需要解释吗? | 第20-26页 |
| ·量子力学的数学形式与物理概念 | 第26-33页 |
| ·经典物理学原则 | 第33-36页 |
| 2 正统解释——哥本哈根解释 | 第36-62页 |
| ·不确定性原理、对应原理、互补性原理 | 第36-42页 |
| ·波函数与量子测量 | 第42-46页 |
| ·互补性与玻恩统计解释 | 第46-47页 |
| ·正统地位的置疑 | 第47-50页 |
| ·哥本哈根解释的影响 | 第50-62页 |
| ·对科学哲学的影响——实在还是反实在? | 第50-55页 |
| ·对逻辑学的影晌 | 第55-58页 |
| ·世界观的影响——从"潜在"到"实际"的世界 | 第58-62页 |
| 3 系综解释 | 第62-74页 |
| ·系综解释的分类 | 第62-65页 |
| ·爱因斯坦的系综解释 | 第65-66页 |
| ·最低限度的系综解释 | 第66-68页 |
| ·与正统解释的比较 | 第68-74页 |
| 4 玻姆解释 | 第74-85页 |
| ·玻姆对哥本哈根解释的批判 | 第74-76页 |
| ·玻姆的量子力学本体论解释 | 第76-80页 |
| ·与正统解释的比较 | 第80-85页 |
| 5 多世界解释 | 第85-98页 |
| ·多世界与波函数的塌缩 | 第85-89页 |
| ·对多界解释的评价 | 第89-93页 |
| ·与正统解释的比较 | 第93-98页 |
| 6 模态解释 | 第98-107页 |
| ·建构经验论——范·弗拉森的模态解释 | 第98-100页 |
| ·模态解释的发展 | 第100-105页 |
| ·与正统解释的比较 | 第105-107页 |
| 7 退相干解释 | 第107-115页 |
| ·退相干解释的发展与特点 | 第107-110页 |
| ·对退相干解释的评价 | 第110-112页 |
| ·与正统解释的比较 | 第112-115页 |
| 8 多元的量子力学解释及比较 | 第115-137页 |
| ·从实验感知到多元解释 | 第115-119页 |
| ·量子力学解释的意义与价值 | 第119-126页 |
| ·寻求解释力与附加性要求之间的比较 | 第126-131页 |
| ·量子力学解释——多元的视角 | 第131-137页 |
| 致谢 | 第137-1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8-146页 |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