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蛋白磷酸酶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缩略词 | 第9-14页 |
| 1 绪言 | 第14-26页 |
| ·蛋白磷酸酶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 第14-24页 |
|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分类 | 第15-16页 |
| ·酪氨酸蛋白磷酸酶的分类 | 第16页 |
| ·蛋白磷酸酶的结构 | 第16-20页 |
| ·蛋白磷酸酶的生物学功能 | 第20-24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4页 |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 2 油茶蛋白磷酸酶MPP基因全长CDNA克隆 | 第26-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 ·材料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 ·重组子PCR检测电泳结果 | 第28页 |
| ·油茶MPP基因全长cDNA的获得 | 第28页 |
| ·CoMPP1核酸序列分析 | 第28-29页 |
| ·CoMPP1蛋白质序列分析 | 第29-34页 |
| ·讨论 | 第34-35页 |
| 3 油茶蛋白磷酸酶PTP基因全长CDNA克隆 | 第35-5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5-36页 |
| ·材料 | 第35-36页 |
|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 ·主要仪器和用品 | 第36页 |
|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 ·PTP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分析 | 第36-45页 |
| ·油茶种子胚乳总RNA提取 | 第36-37页 |
| ·电泳检测 | 第37页 |
| ·mRNA反转录获得cDNA | 第37-38页 |
| ·PTP基因的5'RACE PCR | 第38-42页 |
| ·目的片段回收 | 第42-43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3页 |
| ·T载体重组子的制备 | 第43-44页 |
| ·重组子转化 | 第44页 |
| ·PCR鉴定重组子 | 第44-45页 |
| ·PCR产物测序 | 第45页 |
| ·PTP基因克隆结果电泳检测 | 第45-46页 |
| ·油茶种子总RNA的提取质量 | 第45页 |
| ·PTP基因5'RACE产物龟泳检测 | 第45-46页 |
| ·油茶CoPTP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6-53页 |
| ·CoPTP1核苷酸序列分析 | 第46-47页 |
| ·CoPTP1蛋白质序列分析 | 第47-53页 |
| ·讨论 | 第53-54页 |
| 4 油茶蛋白磷酸酶PP2C基因全长CDNA克隆 | 第54-65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4-55页 |
| ·材料 | 第54页 |
| ·主要试剂 | 第54页 |
| ·主要仪器和用品 | 第54-55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页 |
| ·PP2C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分析 | 第55-57页 |
| ·油茶胚乳总RNA提取、电泳检测、mRNA反转录 | 第55页 |
| ·PP2C的文库片段菌液PCR | 第55-56页 |
| ·CoPP2C1基因的5'RACE | 第56-57页 |
| ·CoPP2C1基因克隆结果电泳检测 | 第57页 |
| ·PP2C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7-64页 |
| ·讨论 | 第64-65页 |
| ·核苷酸序列分析 | 第64页 |
| ·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64-65页 |
| 5 结论与创新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5页 |
| ·创新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 附录A 实验药品 | 第72-74页 |
| 附录B 主要仪器设备 | 第74页 |
| 附录C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课题来源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