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委会选举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1页 |
·村委会选举研究的意义 | 第11-14页 |
·村委会选举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1-13页 |
·村委会选举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 第14-18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村委会选举的内涵、原则及重要作用 | 第19-23页 |
·村委会选举的内涵 | 第19-20页 |
·村民是选举主体 | 第19页 |
·村委会换届是目标 | 第19-20页 |
·村委会选举的原则 | 第20-21页 |
·直接、差额选举 | 第20-21页 |
·秘密投票、过半当选 | 第21页 |
·党的政治领导 | 第21页 |
·村委会选举的重要作用 | 第21-23页 |
·村委会选举革新乡镇、村级权力观念 | 第21-22页 |
·村委会选举保障、落实村民政治权利 | 第22页 |
·村委会选举实现、巩固村民利益诉求 | 第22-23页 |
第3章 当前村委会选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40页 |
·村委会选举的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2页 |
·村党支部影响村委会选举 | 第27-28页 |
·村级非正式组织影响村委会选举 | 第28-29页 |
·乡镇政府在村委会选举中产生影响 | 第29-30页 |
·农民外出打工削弱村委会选举效力 | 第30-31页 |
·选民资格认定标准不统一 | 第31-32页 |
·当前村委会选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40页 |
·农村经济相对薄弱 | 第32-33页 |
·村委会选举监督不完善 | 第33-34页 |
·村委会选举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 第34-35页 |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相对缺失 | 第35-36页 |
·村民的政治冷漠影响选举 | 第36-37页 |
·村民自身因素局限影响选举 | 第37-40页 |
第4章 国外乡村(社区)选举的经验分析及其借鉴 | 第40-46页 |
·美国地方乡镇选举分析 | 第40页 |
·韩国的“新乡村运动” | 第40-42页 |
·日本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保障村民自治权利 | 第42-43页 |
·俄罗斯通过村委会检查委员会确保社区选举 | 第43页 |
·国外乡村选举的经验借鉴 | 第43-46页 |
第5章 完善村委会选举的对策 | 第46-56页 |
·正确调适“两委”关系 | 第46-48页 |
·“两推一选”强化村党支部公信力 | 第46-47页 |
·推进“两委”职务“一肩挑” | 第47-48页 |
·正确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 第48-49页 |
·积极转化、推进选举 | 第48页 |
·严打黑、恶,保障选举 | 第48-49页 |
·调适村委会与乡镇政府间的关系 | 第49-51页 |
·明确村民自治权利与乡镇政府行政权之间的界限 | 第49-50页 |
·加强村民自治权利与乡镇政府行政权力的良性互动 | 第50-51页 |
·发展农村经济保障村委会选举 | 第51-52页 |
·加快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 第51页 |
·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 第51-52页 |
·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 | 第52页 |
·完善与村委会选举相关的基本制度 | 第52-56页 |
·制定全国性的村委会选举法 | 第53-54页 |
·完善村委会选举的纠错制度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