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论文选题和思路 | 第7页 |
·文章的结构和文献综述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研究方法及特色、创新 | 第8-10页 |
第二章 人的需要理论 | 第10-14页 |
·什么是“需要”——概念的界定 | 第10页 |
·人的需要理论在中西方的成长性历史演进 | 第10-14页 |
·人的需要的理论在中国的历史演进 | 第11-12页 |
·人的需要的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 | 第12-14页 |
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研究 | 第14-30页 |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历史溯源 | 第14-16页 |
·萌芽时期 | 第14页 |
·初步形成时期 | 第14-15页 |
·成熟时期 | 第15页 |
·进一步发展时期 | 第15-16页 |
·人的需要的内涵以及特征 | 第16-24页 |
·人的需要的内涵 | 第16-20页 |
·人的需要的特征 | 第20-24页 |
·人的需要的层次与上升规律 | 第24-30页 |
·人的需要的层次分类 | 第24-26页 |
·人的需要的上升规律 | 第26-30页 |
第四章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当代价值 | 第30-39页 |
·满足人的合理性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 第30-32页 |
·满足人的合理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第32-35页 |
·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32-33页 |
·满足人的社会需要,必须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 第33-34页 |
·满足人的身心和谐的需要,必须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 | 第34-35页 |
·人的需要满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 | 第35-39页 |
·“全面的人”首先是人的需要的全面性 | 第35页 |
·“对象化”的活动是实现全而的人的途径 | 第35-36页 |
·通过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