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角色转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1 绪论 | 第13-3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简要评述 | 第25-26页 |
·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新 | 第26-29页 |
·研究思路 | 第26-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28-29页 |
·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角色转变的理论分析 | 第31-55页 |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31-36页 |
·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第31-34页 |
·政府角色与政府角色转变 | 第34-36页 |
·政府角色转变的理论基础 | 第36-44页 |
·政府角色的类型 | 第37-40页 |
·政府角色的演变 | 第40-43页 |
·政府角色转变动力 | 第43-44页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角色转变的必然性 | 第44-49页 |
·经济体制转型持续推进的历史需求 | 第45-46页 |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需求 | 第46-48页 |
·政府角色转变是转方式的有效手段 | 第48-49页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角色转变的内容 | 第49-55页 |
·政府角色转变的方向:大政府或小政府? | 第49-51页 |
·政府角色转变的路径:渐进还是突变? | 第51-52页 |
·政府角色转变的方式:多管齐下 | 第52-55页 |
3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角色转变实践 | 第55-99页 |
·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角色转变历程回顾 | 第55-71页 |
·政府与政府的关系 | 第55-59页 |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59-63页 |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63-69页 |
·简要评述 | 第69-71页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角色转变的实证分析 | 第71-86页 |
·政府与政府的关系 | 第71-73页 |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第73-80页 |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80-86页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角色转变取得的成效 | 第86-91页 |
·政府与政府的关系 | 第86-88页 |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第88-89页 |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89-91页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角色转变存在的问题 | 第91-99页 |
·政府与政府的关系 | 第91-93页 |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第93-95页 |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95-99页 |
4 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 | 第99-155页 |
·美国 | 第99-116页 |
·美国政府与政府的关系 | 第99-102页 |
·美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第102-107页 |
·美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107-113页 |
·美国政府行为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 第113-115页 |
·小结 | 第115-116页 |
·英国 | 第116-128页 |
·英国政府与政府的关系 | 第116-118页 |
·英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第118-122页 |
·英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122-125页 |
·英国政府行为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 第125-127页 |
·小结 | 第127-128页 |
·德国 | 第128-140页 |
·德国政府与政府的关系 | 第128-130页 |
·德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第130-134页 |
·德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134-138页 |
·德国政府行为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 第138-139页 |
·小结 | 第139-140页 |
·日本 | 第140-151页 |
·日本政府与政府的关系 | 第140-142页 |
·日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第142-145页 |
·日本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145-149页 |
·日本政府行为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 第149-150页 |
·小结 | 第150-151页 |
·国外经验借鉴 | 第151-155页 |
·注重建立和健全法律制度,构建良好发展环境 | 第151页 |
·事权和财权清晰划分匹配,健全转移支付制度 | 第151-152页 |
·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效推进技术创新 | 第152页 |
·注重民生福利保障和改善,持续推进环境保护 | 第152-153页 |
·积极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有效促进社会管理 | 第153-154页 |
·构建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绩效管理 | 第154-155页 |
5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角色转变的战略思考 | 第155-169页 |
·影响政府角色转变的因素 | 第155-161页 |
·复杂的国际形势的影响 | 第155-156页 |
·思想观念桎梏难以突破 | 第156-157页 |
·利益分配机制问题凸显 | 第157-160页 |
·利益激励监管机制缺陷 | 第160-161页 |
·政府角色转变的目标和原则 | 第161-165页 |
·政府角色转变的目标 | 第161-162页 |
·政府角色转变的原则 | 第162-165页 |
·政府角色转变的关键 | 第165-169页 |
·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分工 | 第165-166页 |
·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冲破利益结构固化桎梏 | 第166页 |
·积极有效推进制度创新,重点突破财政职能转变 | 第166-167页 |
·充分认识各种政策工具,注重发挥政策合力效果 | 第167-169页 |
6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促进政府角色转变的对策 | 第169-191页 |
·转变思想观念,推进服务型绩效政府建设 | 第169-170页 |
·破除封建特权思想,树立公共服务理念 | 第169页 |
·转变计划经济思想,贯彻科学发展理念 | 第169-170页 |
·警惕福利赶超思想,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 第170页 |
·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 | 第170-174页 |
·突破大部制改革的关键领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第170-172页 |
·明晰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责任,完善省级以下财税体制 | 第172-173页 |
·不断加强地方税收体系建设,健全转移支付制度体系 | 第173-174页 |
·稳步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持续完善财政收入体系 | 第174页 |
·构筑自由平等市场环境,理顺政府和企业的利益关系 | 第174-176页 |
·构建优良市场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 第174-175页 |
·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 第175-176页 |
·规范公共资源分配秩序,继续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 第176页 |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理顺政府和社会的利益关系 | 第176-179页 |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 第177-178页 |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防治并重保护环境 | 第178-179页 |
·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发展社区非政府组织 | 第179页 |
·探索建立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179-187页 |
·政府绩效评价的发展 | 第180页 |
·构建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180-182页 |
·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 | 第182-187页 |
·完善法律制度,健全监管机制 | 第187-191页 |
·继续完善法律制度,营造良好法制环境 | 第187-188页 |
·不断健全监督机制,推进政府角色转变 | 第188-191页 |
7 结语与展望 | 第191-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193-2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03-205页 |
后记 | 第205-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