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序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基础原理分析 | 第10-17页 |
第一节 股东资格 | 第10-12页 |
一 股东资格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 股东的积极资格和消极资格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关于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界定4 | 第12-17页 |
一 合伙企业的基本分析 | 第12-14页 |
二 我国对于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态度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比较法考察 | 第17-22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对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规定 | 第17-18页 |
一 英国对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规定 | 第17页 |
二 美国对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规定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对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规定 | 第18-20页 |
一 德国对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规定 | 第18-19页 |
二 法国对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规定 | 第19页 |
三 澳门对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规定 | 第19-20页 |
四 其他国家对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规定 | 第20页 |
第三节 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比较法启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赋予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2-34页 |
第一节 赋予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必要性分析 | 第22-23页 |
一 合伙企业具有股东资格的实践基础 | 第22页 |
二 赋予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必要性分析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赋予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可行性分析 | 第23-32页 |
一 赋予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可行性之——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二 赋予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可行性之——法律基础 | 第30-32页 |
第三节 赋予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立法完善 | 第32-34页 |
一 对合伙企业股东资格制度完善的立法背景 | 第32页 |
二 完善合伙企业股东资格制度相关法律规定的立法建议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取得和丧失 | 第34-46页 |
第一节 合伙企业取得股东资格的条件 | 第34-39页 |
一 合伙企业取得股东资格的前提 | 第34-36页 |
二 有确定的股东权利行使人 | 第36-37页 |
三 符合合伙协议及公司章程规定 | 第37-38页 |
四 在表明股东身份的文件上记载或者签章 | 第38页 |
五 向公司缴付出资或有出资的意向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合伙企业取得股东资格的方式 | 第39-44页 |
一 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原始取得 | 第39-40页 |
二 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继受取得 | 第40-42页 |
三 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善意取得 | 第42-44页 |
第三节 合伙企业股东资格的丧失 | 第44-46页 |
一 合伙企业因股权(股份)转让而丧失股东资格 | 第44页 |
二 因合伙企业解散而丧失股东资格 | 第44页 |
三 合伙企业因公司终止而丧失股东资格 | 第44-45页 |
四 合伙企业因所持有的股份被公司注销而丧失股东资格 | 第45页 |
五 合伙企业因行使股东异议回购权而丧失股东资格 | 第45页 |
六 合伙企业因被公司除名而丧失股东资格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