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的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5页 |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8-22页 |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向服务业的延伸 | 第19页 |
·文化产业的特殊性 | 第19-20页 |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文化产业的可行性 | 第20-21页 |
·SCP框架分析的确定 | 第21-22页 |
·网络游戏产业的选取 | 第2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3页 |
·论文总体结构 | 第23-24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44页 |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历程 | 第25-29页 |
·网络游戏的出现及产业化发展 | 第25-26页 |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 | 第26-29页 |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组织要素状况 | 第29-41页 |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商 | 第29-32页 |
·网络游戏产品 | 第32-37页 |
·网络游戏玩家 | 第37-41页 |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市场结构 | 第44-64页 |
·我国网游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 第45-50页 |
·市场集中度理论 | 第45-46页 |
·我国网游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值 | 第46-50页 |
·我国网游产品的差异化程度 | 第50-56页 |
·产品差别 | 第51-55页 |
·服务差别 | 第55-56页 |
·我国网游产业的市场壁垒 | 第56-60页 |
·绝对成本优势 | 第56-58页 |
·规模经济 | 第58-59页 |
·沉没成本 | 第59-60页 |
·我国网游市场的需求增长率 | 第60-62页 |
·用户数量的增长 | 第60-61页 |
·市场规模的增长 | 第61-62页 |
·ARPU值的增长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市场行为 | 第64-85页 |
·我国网游产业的市场竞争行为 | 第64-78页 |
·定价竞争 | 第64-67页 |
·广告与推广 | 第67-73页 |
·兼并行为 | 第73-78页 |
·我国网游产业的市场协调行为 | 第78-83页 |
·价格协调行为 | 第78-81页 |
·产品共谋行为 | 第81-82页 |
·相互间的合作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市场绩效 | 第85-114页 |
·我国网游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 第85-92页 |
·利润率 | 第85-87页 |
·社会福利 | 第87-91页 |
·我国网游业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 | 第91-92页 |
·我国网游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 第92-96页 |
·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理论 | 第92-94页 |
·我国网游产业规模结构效率评价 | 第94-96页 |
·我国网游产业的技术进步 | 第96-106页 |
·产业技术进步原理 | 第96-99页 |
·我国网游业的技术进步评价 | 第99-106页 |
·我国网游产业绩效综合评价 | 第106-113页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步骤 | 第106-108页 |
·我国网游产业绩效因子设置 | 第108-112页 |
·我国网游市场绩效的综合判断 | 第112-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六章 网络游戏产业的价值论析与我国政府的规制 | 第114-137页 |
·网络游戏产业的价值论析 | 第114-122页 |
·经济价值 | 第114-116页 |
·艺术价值 | 第116-119页 |
·其他社会价值 | 第119-122页 |
·我国政府对网游产业的规制及评价 | 第122-136页 |
·我国政府关于网络游戏的法律法规 | 第123-125页 |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产业的规制 | 第125-134页 |
·我国网游产业规制的评价 | 第134-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第七章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137-148页 |
·管理措施层面建议 | 第137-143页 |
·政府规制层面建议 | 第143-146页 |
·产业发展层面建议 | 第146-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147-148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8-151页 |
·结论 | 第148-150页 |
·研究展望 | 第150-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附录 | 第162-16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