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综合干预法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影响的临床研究
|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临床研究 | 第9-23页 |
|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9-17页 |
| (一)分组设计 | 第9页 |
| (二)病例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 (三)病例选择标准 | 第10-11页 |
| (四)治疗方法 | 第11-14页 |
| (五)观察项目 | 第14-16页 |
| (六)疗效判定标准 | 第16-17页 |
| (七)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17页 |
| 二、研究结果 | 第17-23页 |
| (一)一般资料 | 第18-19页 |
| (二)研究结果 | 第19-22页 |
| (三)安全性分析 | 第22-23页 |
| 讨论 | 第23-34页 |
| 一、中医对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3页 |
| 二、中医情志理论的探讨 | 第23-24页 |
| (一)情志概念 | 第23-24页 |
| (二)情志与精气血 | 第24页 |
| (三)情志与气机 | 第24页 |
| (四)情志与五脏 | 第24页 |
| 三、中医情志致病学说的探讨 | 第24-26页 |
| (一)情志致病学说的病因病机 | 第24-25页 |
| (二)情志致病与胸痹的关系 | 第25-26页 |
| 四、现代医学中情绪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发生机制的概述 | 第26-28页 |
| (一)情绪理论的概念 | 第26-27页 |
| (二)情绪致病学说的探讨 | 第27页 |
| (三)情绪致病与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性探讨 | 第27-28页 |
| 五、情志干预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概论 | 第28-30页 |
| (一)情志干预的理论基础 | 第28页 |
| (二)情志干预的具体疗法 | 第28-30页 |
| 六、小结 | 第30-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 综述 | 第38-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附录 | 第46-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发表论文 | 第52-55页 |
| 详细摘要 | 第55-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