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14页 |
ABSTRACT | 第14-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1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6-2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1.2.1 关于社区警务的研究 | 第20-23页 |
1.2.2 关于社区治理的研究 | 第23-24页 |
1.2.3 关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研究 | 第24-26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26-2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7-2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1.5 研究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第29-31页 |
1.5.1 创新点 | 第29页 |
1.5.2 重点 | 第29-30页 |
1.5.3 难点 | 第30-31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31-33页 |
2.1.1 社区警务治理共同体 | 第31页 |
2.1.2 社区治理 | 第31-32页 |
2.1.3 社区警务 | 第32-33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3-34页 |
2.2.1 协同治理理论 | 第33页 |
2.2.2 社会动员理论 | 第33页 |
2.2.3 整体政府理论 | 第33-34页 |
2.3 基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分析 | 第34-35页 |
第3章 济南市社区警务治理共同体概况 | 第35-57页 |
3.1 特定时期治理:基于维护巩固政权 | 第35-41页 |
3.1.1 解放前的治理 | 第35-37页 |
3.1.2 改革开放前的治理 | 第37-39页 |
3.1.3 改革开放至社区警务出现前的治理 | 第39-41页 |
3.2 常态化治理:基于社会治安防控 | 第41-51页 |
3.2.1 初期社区警务治理 | 第41-43页 |
3.2.2 现阶段社区警务治理 | 第43-48页 |
3.2.3 治理共同体视角下的典型模式 | 第48-51页 |
3.3 非常态化治理: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 第51-57页 |
3.3.1 警务牵头带动社区治理 | 第52-54页 |
3.3.2 警网融合落实精准治理 | 第54-55页 |
3.3.3 警企联动助力复工复产 | 第55-56页 |
3.3.4 警校协作保障返校复学 | 第56-57页 |
第4章 济南市社区警务治理共同体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7-73页 |
4.1 访谈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 第57-59页 |
4.1.1 访谈内容 | 第57页 |
4.1.2 访谈对象选取 | 第57-58页 |
4.1.3 访谈分析 | 第58-59页 |
4.2 问题分析 | 第59-70页 |
4.2.1 联动治理机制欠缺 | 第59-61页 |
4.2.2 网格体系建设薄弱 | 第61-62页 |
4.2.3 社区治理乱象突出 | 第62-64页 |
4.2.4 共建共治力量分散 | 第64-68页 |
4.2.5 数据信息共享不足 | 第68-70页 |
4.3 失灵原因分析 | 第70-73页 |
4.3.1 社区急剧扩张与薄弱硬件基础间的矛盾 | 第70-71页 |
4.3.2 社会快速转型与滞后管理机制间的矛盾 | 第71页 |
4.3.3 智能发展趋势与传统治理模式间的矛盾 | 第71页 |
4.3.4 多方力量需求与较低参与意愿间的矛盾 | 第71-72页 |
4.3.5 规范治理要求与规章制度缺位间的矛盾 | 第72-73页 |
第5章 国内社区警务治理共同体实践与经验 | 第73-82页 |
5.1 山东青岛市“136”治理模式 | 第73-75页 |
5.1.1 总体介绍 | 第73-74页 |
5.1.2 具体做法 | 第74-75页 |
5.1.3 经验分析 | 第75页 |
5.2 浙江诸暨市“枫桥经验” | 第75-77页 |
5.2.1 总体介绍 | 第75页 |
5.2.2 具体做法 | 第75-76页 |
5.2.3 经验分析 | 第76-77页 |
5.3 内蒙古包头市民警当“楼长”模式 | 第77-78页 |
5.3.1 总体介绍 | 第77页 |
5.3.2 具体做法 | 第77-78页 |
5.3.3 经验分析 | 第78页 |
5.4 上海市全民安防机制 | 第78-79页 |
5.4.1 总体介绍 | 第78页 |
5.4.2 具体做法 | 第78-79页 |
5.4.3 经验分析 | 第79页 |
5.5 江苏无锡市“110”分流非警务类求助警情 | 第79-81页 |
5.5.1 总体介绍 | 第79-80页 |
5.5.2 具体做法 | 第80页 |
5.5.3 经验分析 | 第80-81页 |
5.6 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构建社区警务治理共同体对策建议 | 第82-89页 |
6.1 党建统领: 健全协作机制 | 第82-83页 |
6.1.1 建好党建载体 | 第82页 |
6.1.2 拓宽参与渠道 | 第82-83页 |
6.1.3 党务政务融合 | 第83页 |
6.2 警务牵引: 打造联动阵地 | 第83-84页 |
6.2.1 做大公安派出所 | 第83页 |
6.2.2 做强社区警务队 | 第83-84页 |
6.2.3 做优社区警务室 | 第84页 |
6.3 社会协同:汇聚多元力量 | 第84-85页 |
6.3.1 融合社区干部队伍 | 第84页 |
6.3.2 协同社会组织队伍 | 第84-85页 |
6.3.3 建好志愿服务队伍 | 第85页 |
6.4 社区自治:激发参与意愿 | 第85-86页 |
6.4.1 推进组织重构 | 第85-86页 |
6.4.2 推进供给改革 | 第86页 |
6.4.3 推进机制重塑 | 第86页 |
6.5 资源保障:助力共建共享 | 第86-87页 |
6.5.1 数据资源整合 | 第86-87页 |
6.5.2 传统资源下倾 | 第87页 |
6.5.3 智慧资源赋能 | 第87页 |
6.6 法治支撑:做到规范治理 | 第87-89页 |
6.6.1 推进完善相关立法 | 第87-88页 |
6.6.2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 第88页 |
6.6.3 强化社区法治服务保障 | 第88-8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A 社区警务治理共同体访谈提纲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