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概述 | 第12页 |
·BRs 的生理功能 | 第12-13页 |
·BRs 的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 | 第13-20页 |
·光与油菜素内质之间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油菜素内酯参与了光形态建成 | 第20-21页 |
·GATA 型转录因子连接光与 BR 的信号转导 | 第21-23页 |
·BR 与光敏色素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PAR1 参与了光的形态建成 | 第26-36页 |
·概述 | 第26-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材料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PAR1/2 是 BZR1 的靶基因 | 第29-30页 |
·过表达 PAR1 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 | 第30-31页 |
·PAR1 抑制细胞的伸长 | 第31页 |
·PAR1 参与光形态建成 | 第31-34页 |
·光可增强 PAR1OX 的蛋白量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PAR1 与光敏色素相互作用因子(PIF4)相互作用研究 | 第36-50页 |
·概述 | 第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5页 |
·材料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 | 第45-46页 |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 | 第46-47页 |
·Pull down 实验 | 第47-48页 |
·免疫共沉淀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PAR1 抑制 PIF4 的功能的机理研究 | 第50-65页 |
·概述 | 第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7页 |
·材料 | 第50-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4页 |
·PAR1 抑制 PIF4 的靶基因 | 第57页 |
·PAR1 抑制 PIF4 的活性 | 第57-59页 |
·PAR1 抑制 PIF4 结合 DNA | 第59-61页 |
·遗传学分析 | 第61-62页 |
·PAR1 参与了高温响应 | 第62-63页 |
·PAR1OX 对赤霉素的响应分析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PRE1 与 PAR1 的相互作用及遗传学研究 | 第65-69页 |
·概述 | 第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6页 |
·材料 | 第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6-68页 |
·酵母双杂交实验 | 第66页 |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 | 第66-67页 |
·遗传学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QQ1 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69-75页 |
·概述 | 第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0页 |
·植物材料 | 第69页 |
·实验方法 | 第69-7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0-73页 |
·BZR1 的靶基因的确认 | 第70页 |
·QQ1 序列比对 | 第70页 |
·过表达 QQ1 表型分析 | 第70-72页 |
·激素响应分析 | 第72-73页 |
·光照响应分析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5-79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75-77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77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