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篇 导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2页 |
·我国银行业现状 | 第9页 |
·加强和改进绩效管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必要性 | 第9-12页 |
·既有研究回顾 | 第12-14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篇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概况 | 第17-28页 |
·绩效管理的内涵 | 第17-18页 |
·商业银行绩效的定义及评价 | 第18-19页 |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意义 | 第19-20页 |
·国外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发展历程回顾 | 第20-22页 |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发展历程回顾 | 第22-24页 |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方法 | 第24-28页 |
·CAEL排序方法 | 第24页 |
·"骆驼"(CAMEL)评级制度 | 第24-25页 |
·穆迪公司的银行评级体系 | 第25-26页 |
·标准普尔银行评级分析方法 | 第26页 |
·经济增加值模型 | 第26-27页 |
·"平衡计分卡"战略模型 | 第27-28页 |
第三篇 中国银行目前绩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4页 |
·中国银行当前绩效管理方案概述 | 第28-31页 |
·中国银行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 第31-34页 |
·绩效考核缺少动态考核 | 第32页 |
·绩效考核没有考虑成本核算 | 第32-33页 |
·考核办法旧国有体系色彩浓重 | 第33-34页 |
第四篇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 | 第34-44页 |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对绩效管理的影响 | 第34-39页 |
·国有股一股独大与市场竞争抑制 | 第34-35页 |
·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工农中建化"与竞争同质化 | 第35-37页 |
·所有者缺位与内部人控制 | 第37-38页 |
·外部债权人约束弱化 | 第38页 |
·激励不相容与信息披露不透明 | 第38-39页 |
·内部治理机制的功能不充分 | 第39页 |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指标单一,管理信息系统不够完善 | 第39页 |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其他因素 | 第39-44页 |
·经营管理水平 | 第40页 |
·风险管理能力 | 第40页 |
·人才结构与员工素质 | 第40-41页 |
·外部经济的竞争环境 | 第41-42页 |
·市场结构与竞争 | 第42-43页 |
·金融监管 | 第43-44页 |
第五篇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途径 | 第44-53页 |
·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44-45页 |
·要明确董事会职责 | 第44-45页 |
·要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 | 第45页 |
·确保监事会监督到位,明确监事会的监督核心 | 第45页 |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市场竞争环境 | 第45-47页 |
·确保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的紧密联系 | 第47-48页 |
·提高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营造积极的绩效管理氛围 | 第48-49页 |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 | 第49-50页 |
·建立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 | 第50-51页 |
·建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 | 第51-53页 |
第六篇 结论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