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经济发达地区的低丘缓坡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浙江省永康市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2页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第7-8页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8-9页
     ·研究内容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研究方法第9-10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0-12页
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8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2-15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5-17页
   ·存在问题第17-18页
3 低丘缓坡开发必要性探讨第18-23页
   ·概念界定第18页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供求现状第18-19页
   ·低丘缓坡开发的意义第19-23页
     ·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势在必行第19-21页
     ·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作用探讨第21-23页
4 低丘缓坡合理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和行动原则第23-28页
   ·理论基础第23-26页
     ·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第23-24页
     ·结构功能理论第24-25页
     ·地域分异原理第25页
     ·景观生态设计理论第25-26页
   ·低丘缓坡开发的行动原则第26-28页
5 低丘缓坡资源的调查第28-33页
   ·低丘缓坡资源及低丘缓坡调查第28页
     ·低丘缓坡资源及其内容第28页
     ·低丘缓坡资源调查的内涵第28页
   ·调查的目的和依据第28-29页
     ·调查的目的第28-29页
     ·调查的依据第29页
   ·调查的内容第29-30页
   ·调查的步骤第30-32页
   ·调查成果及其运用第32-33页
     ·调查成果第32页
     ·调查成果的运用第32-33页
6 低丘缓坡资源的适宜性评价第33-41页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含义第33-34页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作用第34页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则第34-35页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一般过程第35-41页
     ·参评因素的选择第35页
     ·评价标准的确定第35-36页
     ·评价单元的划分第36-37页
     ·评价制图比例尺的选择第37-38页
     ·评价单元基础信息的获取第38页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8-41页
7 低丘缓坡合理开发利用规划第41-50页
   ·规划的目的和作用第41-42页
   ·规划的原则第42-43页
   ·规划的依据和方法第43页
   ·规划方案的选择第43-44页
     ·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主第43页
     ·开源为主,积极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第43-44页
   ·规划的程序第44-46页
     ·调查分析第44-45页
     ·拟定规划方案第45页
     ·协调论证,确定规划方案第45-46页
   ·低丘缓坡开发模式探究第46-47页
     ·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第46页
     ·生态工业集约发展模式第46-47页
     ·绿色旅游业发展模式第47页
   ·规划的投资和效益分析第47-48页
     ·投资概算第47页
     ·效益分析第47-48页
   ·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措施第48-50页
8 实证研究──永康市低丘缓坡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第50-78页
   ·永康市概况第50页
   ·永康市土地利用主要特征第50-52页
     ·土地利用率高,用地供给紧张第50-51页
     ·后备土地资源源匮乏,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第51-52页
   ·永康市低丘缓坡资源分布调查第52-56页
   ·永康市低丘缓坡适宜性评价第56-69页
     ·低丘缓坡资源农业开发适宜性评价第56-62页
     ·低丘缓坡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第62-69页
   ·永康市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实施规划第69-76页
     ·永康市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必要性第69页
     ·永康市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第69-71页
     ·永康市低丘缓坡开发规划制定步骤和方案第71-76页
   ·永康市低丘缓坡开发存在问题和建议第76-78页
9 结语第78-80页
   ·研究的主要成果第78-79页
   ·今后的研究方向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附录第83-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与周边若干国家和地区工业用地价格的比较及实施策略
下一篇:基于土地利用导向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研究--以缙云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