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证券市场监管的理论分析 | 第1-20页 |
一、 公共利益学说 | 第7-11页 |
二、 “芝加哥学派”监管经济学 | 第11-14页 |
三、 证券市场监管的理论分析 | 第14-20页 |
第二章 境外主要的证券市场监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 第20-28页 |
一、 美国证券市场监管模式 | 第20-21页 |
二、 英国证券市场监管模式 | 第21页 |
三、 德国证券市场监管模式 | 第21-22页 |
四、 日本证券市场监管模式 | 第22-23页 |
五、 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证券市场监管模式 | 第23-25页 |
六、 各国(地区)监管模式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28-39页 |
一、 市场参与者与组织的不成熟 | 第28-32页 |
二、 信息的不对称 | 第32-35页 |
三、 垄断和操纵行为 | 第35-37页 |
四、 过度投机和非法投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建立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探讨 | 第39-45页 |
一、 继续完善集中型监管体制 | 第39-40页 |
二、 加强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 | 第40-41页 |
三、 加强证券市场的自律管理 | 第41-42页 |
四、 进一步完善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 | 第42页 |
五、 引用信用交易制度 | 第42-43页 |
六、 加强证券监管力度 | 第43-4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