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经济对中国自行车行业的影响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论文的写作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2 奥运经济影响理论 | 第15-24页 |
·奥运经济的三大效应 | 第15-17页 |
·聚合效应 | 第16-17页 |
·裂变效应 | 第17页 |
·辐射效应 | 第17页 |
·奥运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来看的一些特点 | 第17-20页 |
·覆盖性特征 | 第17-18页 |
·周期性特征 | 第18页 |
·规定性特征 | 第18页 |
·需求性特征 | 第18-20页 |
·奥运经济的分类 | 第20-22页 |
·注意经济 | 第20-21页 |
·品牌经济 | 第21页 |
·借势经济 | 第21-22页 |
·北京奥运对特定行业的推动 | 第22-24页 |
·需求刺激到供给驱动 | 第22-23页 |
·非均衡性促动 | 第23-24页 |
3 中国自行车行业现状分析 | 第24-40页 |
·行业总体情况 | 第24-25页 |
·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 第25-27页 |
·规模以上企业生产销售完成情况 | 第26页 |
·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情况 | 第26-27页 |
·行业进出口情况 | 第27-34页 |
·出口主要车型 | 第29页 |
·输欧自行车继续减少 | 第29-30页 |
·美国市场缩水,俄罗斯等其他市场容量增大 | 第30-31页 |
·主要市场车型需求各异 | 第31页 |
·出口平均单价偏低 | 第31-32页 |
·企业整车出口稳定增加 | 第32-33页 |
·零部件出口 | 第33页 |
·整车、零部件进口 | 第33-34页 |
·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第34-36页 |
·出口始终处于量优价低的局面 | 第34-35页 |
·新产品开发慢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 第35页 |
·行业集中度低,缺乏掌控市场的明星企业、名牌产品 | 第35-36页 |
·2008年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 第36-38页 |
·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 第36-37页 |
·行业进出口情况 | 第37-38页 |
·行业发展面临的外部压力与挑战 | 第38-40页 |
4 奥运经济对中国自行车行业的具体影响 | 第40-63页 |
·中国自行车行业SWOT分析 | 第40-44页 |
·优势与劣势分析(SW) | 第40-42页 |
·机会与威胁分析(OT) | 第42-43页 |
·中国自行车行业的SWOT分析 | 第43-44页 |
·产业创新以及产业集群的出现 | 第44-53页 |
·生产装备落后是目前行业现状 | 第45-46页 |
·产品质量档次低与结构性矛盾突出 | 第46页 |
·技术开发能力薄弱与缺乏技术储备 | 第46-47页 |
·产业集群与创新过程中的学习效应 | 第47-52页 |
·基于集群化的区域创新政策 | 第52-53页 |
·新技术的出现引发的产品升级换代 | 第53-58页 |
·以技术创新推动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 | 第53-55页 |
·锂离子电池的推广应用 | 第55-56页 |
·镁合金的运用于产品升级换代 | 第56页 |
·充放电技术的突破 | 第56-57页 |
·电机控制器技术的革新 | 第57-58页 |
·奥运经济引发城市交通模式的改变 | 第58-60页 |
·捷安特(中国)奥运运营模式 | 第60-63页 |
5 中国自行车行业应对奥运经济的策略 | 第63-72页 |
·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3页 |
·盈利能力较弱 | 第63页 |
·出口依存度偏高 | 第63页 |
·出口单价的提高不足以抵消成本的上升 | 第63页 |
·防范制约行业发展的内外因素 | 第63-65页 |
·行业生产能力过剩 | 第63-64页 |
·人民币持续大幅升值 | 第64页 |
·原辅材料价格持续快速上涨 | 第64-65页 |
·国内市场开发不足 | 第65页 |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第65-66页 |
·世界经济发展形势 | 第65页 |
·国内经济发展形势 | 第65-66页 |
·行业发展趋势 | 第66页 |
·行业的发展对策 | 第66-72页 |
·基本思路 | 第66-67页 |
·强化品牌意识 | 第67-68页 |
·树立积极的目标 | 第68页 |
·维护知识产权与制定标准 | 第68-69页 |
·调整产业发展结构 | 第69页 |
·适应新形势加快发展步伐 | 第69-72页 |
6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作者简历 | 第76-7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