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编解码软件稳定性与可靠性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2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2页 |
| ·研究视频软件稳定性的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视频软件可靠性的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5页 |
| ·国际视频编码标准 | 第12-16页 |
| ·我国视频编码标准AVS | 第16-18页 |
| ·软件稳定性 | 第18-19页 |
| ·软件可靠性 | 第19-24页 |
| ·错误检测技术 | 第24-25页 |
|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5-26页 |
| 2 视频编码器的稳定性研究 | 第26-31页 |
| ·软件整体稳定性设计 | 第26-28页 |
| ·模块的稳定性设计 | 第28-30页 |
| ·预测编码部分 | 第28-29页 |
| ·变换编码、量化及熵编码部分 | 第29页 |
| ·码率控制部分 | 第29-30页 |
| ·码流写入部分 | 第30页 |
| ·结论 | 第30-31页 |
| 3 视频解码器的可靠性研究 | 第31-57页 |
| ·符合AVS-P2标准的码流结构分析 | 第31-36页 |
| ·序列头 | 第32页 |
| ·图像头 | 第32-33页 |
| ·条带层码流 | 第33页 |
| ·宏块层码流 | 第33-35页 |
| ·块层 | 第35-36页 |
| ·错误检测的类型 | 第36-39页 |
| ·AVS-P2码流中语法元素的错误检测 | 第39-41页 |
| ·条带层码流检错 | 第39-40页 |
| ·宏块层码流检错 | 第40-41页 |
| ·块层码流检错 | 第41页 |
| ·仿真实验 | 第41-55页 |
| ·实验条件 | 第41页 |
| ·实验目的 | 第41-42页 |
| ·实验采用的主观和客观标准 | 第42页 |
| ·实验结果 | 第42-55页 |
| ·结论 | 第55-57页 |
| 4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58-59页 |
| 5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