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19页 |
| 一、相关研究及问题的提出 | 第7-14页 |
| 二、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第14-16页 |
| 三、调查地点概况 | 第16-19页 |
| 1 梁祝传说的地方化表现与传承现状 | 第19-34页 |
| ·梁祝传说的地方化表现 | 第19-26页 |
| ·地方文献中的表现 | 第19-21页 |
| ·地方风物中的表现 | 第21-23页 |
| ·马祝不通婚与禁演梁祝戏的习俗表现 | 第23-24页 |
| ·地方曲艺中的表现 | 第24-26页 |
| ·济宁梁祝传说的传承现状 | 第26-32页 |
| ·传统的口头讲述者和听众越来越少 | 第30-31页 |
| ·讲述场合正在消失 | 第31-32页 |
| ·口头传统讲述功能的弱化 | 第32页 |
| ·小结 | 第32-34页 |
| 2 文化旅游与梁祝传说的开发利用 | 第34-47页 |
| ·开发的内外条件 | 第34-36页 |
| ·开发的外部语境 | 第34-35页 |
| ·梁祝传说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内在特质 | 第35-36页 |
| ·旅游实践中的梁祝传说 | 第36-39页 |
| ·旅游开发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 第39-45页 |
| ·主导——地方政府的诉求与举措 | 第39-41页 |
| ·推动力量——地方文化精英的责任感 | 第41-44页 |
| ·响应——民众的情感与立场 | 第44-45页 |
| ·小梁祝传说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内在特质 | 第45页 |
| ·小结 | 第45-47页 |
| 3 梁祝传说传承的扩展 | 第47-56页 |
| ·传承主体的意识自觉与多元化 | 第48-50页 |
| ·传播渠道的多样性 | 第50-51页 |
| ·传承次序的反逆:反向传承 | 第51-53页 |
| ·功能的变化与扩展:社区内需求降低与社区外需求增加 | 第53-54页 |
| ·梁祝传说文化价值的提升 | 第54-55页 |
| ·小结 | 第55-56页 |
| 结语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