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问题及意义 | 第8-14页 |
·认知方式的相关概念及研究 | 第8-11页 |
·概念的提出 | 第8-9页 |
·认知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有关空间认知能力的相关概念及研究 | 第11-12页 |
·空间认知能力等有关概念的提出 | 第11页 |
·有关空间认知能力的研究 | 第11-12页 |
·认知方式和空间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 | 第12-1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假设和设计 | 第14-17页 |
·实验假设 | 第14页 |
·实验方法 | 第14-17页 |
·被试 | 第14-15页 |
·材料 | 第15页 |
·实验设计 | 第15页 |
·测试程序 | 第15-16页 |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7-34页 |
·场认知方式的发展特点及其性别差异 | 第17-18页 |
·场认知方式的发展特点 | 第17页 |
·场认知方式的性别差异 | 第17-18页 |
·年级、性别、数学成绩与空间图形认知能力的关系 | 第18-23页 |
·各因素主效应 | 第18-20页 |
·各因素交互作用 | 第20-23页 |
·不同场认知方式的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各部分成绩的差异检验 | 第23-24页 |
·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24-25页 |
·不同场认知方式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的发展性 | 第25-30页 |
·各年级不同场认知方式被试的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及各部分均值分析 | 第25-26页 |
·不同场认知方式学生心理折叠能力随年级增长变化趋势 | 第26-28页 |
·不同场认知方式学生心理展开能力随年级增长的变化趋势 | 第28-29页 |
·不同场认知方式学生心理旋转能力随年级增长的变化趋势 | 第29-30页 |
·不同数学成绩的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随年级变化的趋势 | 第30-34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讨论 | 第34-45页 |
·不同场认知方式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的差异 | 第34-35页 |
·场认知方式对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影响的发展性 | 第35-38页 |
·场认知方式对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影响的性别差异性 | 第38-40页 |
·不同数学成绩学生的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受场认知方式影响的差异性 | 第40-41页 |
·实验结果对教师、学生及课程开发者的几点启示 | 第41-45页 |
·了解学生场认知方式特点,因材施教 | 第41-42页 |
·学生了解自身认知方式特点,采用合适学习方法 | 第42-43页 |
·根据认知方式特点,合理设置课程,有效开发教材、教辅资料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第45-46页 |
·总结 | 第45页 |
·研究反思和研究展望 | 第45-46页 |
·研究反思 | 第45页 |
·研究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