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货币理论论文

制度型内生货币下流动性过剩研究--基于对2002-2007年中国的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一、引言第7-8页
二、内生货币理论综述第8-16页
 (一) 外生货币理论简述第8-9页
 (二) 内生货币思想简析第9-16页
  1、早期观点第9-11页
  2、新观点第11-12页
  3、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第12-14页
  4、国内对内生货币理论的研究和验证第14页
  5、内生货币理论政策含义第14-16页
三、流动性过剩与制度型内生货币理论第16-32页
 (一) 制度型内生货币理论的引入第16-18页
  1、需求决定型内生货币理论的缺陷第16-17页
  2、倒逼机制第17-18页
 (二) 2002-2007 年流动性过剩现象与人民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第18-24页
  1、流动性过剩及其测算第18-23页
  2、外汇占款和冲销措施第23-24页
 (三) 制度型内生货币理论第24-32页
  1、制度型内生货币理论第25-27页
  2、货币制度型内生性的历史考察第27-32页
四、对流动性过剩现象的进一步分析第32-50页
 (一) 贸易收支失衡的理论分析第32-38页
 (二) 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因果关系的方向判定第38-43页
  1、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方法(MABP)第38-41页
  2、因果关系的方向第41-43页
 (三) 对2002-2007 年流动性过剩现象的实证分析第43-50页
  1、 MABP 货币供给模型第43-44页
  2、经验分析第44-47页
  3、因果关系检验第47-50页
五、政策建议第50-56页
六、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64页
 表A 1985-2008 年3 月中国历次准备金率调整的时间及幅度第60-61页
 表B 1993-2007 年存贷款利率调整时间及内容第61-62页
 表C 2002-2007 年各月基础货币(RM)、流通中的现金(M0)、准备金(DOF)与外汇储备余额(FEP)第62-63页
 表D 1985-2007 年中美日三国贸易收支年度余额第63页
 表E 包含常数项和时间趋势的单位根检验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要发达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研究及启示
下一篇:我国2005年~2007年H5N1亚型HPAIVs生物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