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事实的评判抑或价值的考量--关于定罪思维模型的思考

内容提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主流定罪理论辨析第9-21页
 第一节 大陆刑法定罪理论第9-18页
  一、大陆法系的犯罪论体系第9-16页
   (一) 构成要件概念的历史溯源第9-11页
   (二) 犯罪论体系的形成与古典犯罪论体系第11-12页
   (三) 新古典犯罪论体系对古典派的继承与批判第12-13页
   (四) 目的主义犯罪论体系对新古典派的超越第13-15页
   (五) 目的理性主义犯罪论体系的兴起第15-16页
  二、原苏联及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第16-17页
  三、大陆刑法定罪理论简评第17-18页
 第二节 英美刑法定罪理论第18-21页
  一、英美刑法双层次定罪体系第18-20页
  二、英美刑法定罪理论简评第20-21页
第二章 定罪思维逻辑第21-28页
 第一节 定罪思维的逻辑方法第21-25页
  一、理想的定罪思维逻辑第21-23页
  二、现实的定罪思维逻辑第23-25页
 第二节 定罪思维的逻辑构造第25-28页
  一、定罪思维的逻辑起点第25-26页
  二、定罪思维模型的整体构造第26-28页
第三章 罪名的确定——前见的检验与修正第28-46页
 第一节 诉因制度概述第28-34页
  一、诉因的基本概念第29页
  二、诉因的记载及内容第29-31页
  三、诉因的三重内涵第31-32页
  四、诉因介入下的英美刑法定罪思维第32-34页
 第二节 诉因与公诉事实第34-41页
  一、诉因与公诉事实的形式区别第34-35页
  二、诉因与公诉事实的实质分歧第35-41页
   (一) 诉因与刑事诉讼制度第35-38页
   (二) 诉因与刑法构造第38-41页
 第三节 诉因划分与构成要件该当性判断第41-46页
  一、构成要件与证明单位第41-42页
  二、诉因的中介性作用第42-43页
  三、诉因单位的具体划分第43-46页
第四章 外部性评价——前见的再检验与再修正第46-56页
 第一节 定罪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第46-48页
  一、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的分裂第46-47页
  二、定罪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冲突第47-48页
 第二节 外部性概念的引入第48-51页
  一、外部性评价作为定罪合理性判断的方法第48-49页
  二、外部性的量的规定性第49-51页
 第三节 外部性评价的层次第51-54页
  一、外部性有无评价第51页
  二、外部性“质量”评价第51-54页
   (一) 客观外部性评价第51-52页
   (二) 主观外部性评价第52-53页
   (三) 预期外部性评价第53页
   (四) 定罪外部性评价第53-54页
 第四节 外部性评价的依据第54-56页
  一、法律规范第54页
  二、刑事政策第54-55页
  三、共同体价值第55-56页
结语第56-58页
注释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后记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精神病人权利保护的法理学研究
下一篇:非法集资犯罪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