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松论文--马尾松论文

马尾松优良种源育林措施研究及测交系子代遗传分析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1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磷高效机理研究进展第12-14页
     ·缺磷胁迫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第12-14页
     ·根系生理学特性第14页
   ·磷效率遗传学研究及磷高效基因型筛选第14-15页
   ·林木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未来与展望第16-18页
第2章 引言第18-19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页
   ·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第18页
   ·论文研究的预期结果第18-19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马尾松优良种源对初植密度的早期生长反应第19页
     ·试验地概况第19页
     ·试验设计第19页
     ·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第19页
   ·马尾松优良种源对磷肥的生长反应和肥效持续性第19-20页
     ·试验地概况第20页
     ·试验设计第20页
     ·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第20页
   ·不同磷水平下马尾松苗木生长和根系参数配合力分析第20-21页
     ·试验材料第20页
     ·试验设计第20-21页
     ·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第21页
   ·马尾松测交系子代磷效率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第21-23页
     ·试验材料第21页
     ·试验设计第21页
     ·试验收获和测定第21-22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2-23页
第4章 结果与分析第23-41页
   ·不同栽植密度下马尾松种源早期生长反应第23-27页
     ·不同栽植密度下马尾松种源生长的遗传分化第23-24页
     ·马尾松种源对初植密度的遗传反应差异第24-25页
     ·马尾松种源与栽植密度的交互作用第25页
     ·不同初植密度下马尾松种源的生长表现第25-26页
     ·小结第26-27页
   ·三种磷水平下马尾松种源生长反应及肥效持续性第27-31页
     ·马尾松优良种源对磷肥的生长反应式样差异第27-28页
     ·马尾松生长的种源与磷肥交互效应及年龄效应第28页
     ·马尾松优良种源施用磷肥的肥效大小和持效性第28-29页
     ·施用磷肥对马尾松种源生长分化和林分内生长异质性的影响第29-31页
     ·小结第31页
   ·马尾松测交系子代磷效率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第31-35页
     ·两种磷水平下主要生长性状的表现第31-32页
     ·两种磷水平下马尾松测交系子代根系生长参数第32-34页
     ·马尾松测交系子代的磷效率差异第34页
     ·马尾松测交系子代磷效率与其相关性状的关系第34-35页
     ·马尾松磷效率相关性状的遗传控制及与磷素环境的关系第35页
     ·小结第35页
   ·马尾松苗木生长和根系性状基因作用方式及磷素环境影响第35-41页
     ·不同磷水平下苗木生长和根系参数的遗传差异和配合力方差分析第35-37页
     ·不同磷水平下苗木生长和根系参数的GCA分析第37-38页
     ·不同磷水平下苗木生长和根系参数的SCA分析第38-39页
     ·苗木生长和根系参数的遗传控制及磷素环境影响第39-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结论与讨论第41-45页
   ·初植密度对马尾松优良种源早期生长的影响第41-42页
   ·马尾松优良种源对磷肥的生长反应和肥效持续性第42-43页
   ·马尾松测交系子代磷效率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第43-44页
   ·不同磷水平下马尾松苗木生长和根系参数配合力分析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与科研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马尾松林下苔藓植物对酸雨的指示意义初步研究
下一篇:芸豆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及其适宜重庆低海拔地区种植的品种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