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重庆马尾松林下苔藓植物对酸雨的指示意义初步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s第9-11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22页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苔藓植物对不同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第14-18页
     ·苔藓植物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生物特性第14-15页
     ·苔藓对水分因子变化的响应特点第15-16页
     ·苔藓对光照和温度变化的响应第16-17页
     ·苔藓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及营养物质含量高低对苔藓植物分布的影响第17-18页
   ·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第18-19页
   ·样点的选择原则第19页
   ·影响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富集能力及敏感性的因素第19-21页
     ·苔藓植物种间差异第19-20页
     ·着生基质的性质的影响第20页
     ·生活型的差异第20-21页
   ·苔藓植物监测环境污染的研究展望第21-22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22-26页
   ·南山概况第22-23页
     ·地理位置第22页
     ·气候特征第22-23页
   ·缙云山概况第23-24页
     ·地理位置第23页
     ·土壤第23页
     ·气候第23-24页
     ·植被第24页
   ·石柱县概况第24-26页
第3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6-30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6页
   ·研究方法第26-28页
     ·样点选择第26页
     ·野外调查方法第26-27页
     ·盖度(C)第27页
     ·频度(F)第27页
     ·多样性分析方法第27-28页
     ·室内模拟实验第28页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第28页
   ·技术路线第28-29页
   ·数据处理第29-30页
第4章 各采样地苔藓初步结果与分析第30-39页
   ·缙云山地区采样结果第30-32页
     ·苔藓植物种类组成与结构特征第30-31页
     ·α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第31页
     ·初始光合色素含量第31-32页
   ·南山地区采样结果第32-34页
     ·苔藓植物种类组成与结构特征第32-33页
     ·α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第33-34页
     ·初始光合色素含量第34页
   ·石柱地区结果第34-37页
     ·石柱苔藓植物种类组成与结构特征第34-35页
     ·α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第35-36页
     ·初始光合色素含量第36-37页
   ·各采样地同种苔藓对比分析第37-39页
第5章 苔藓模拟酸雨后受害状况分析第39-45页
   ·缙云山苔藓酸雨后形态第39-41页
   ·模拟酸雨光和合色素含量分析第41-43页
   ·结论第43-45页
第6章 苔藓模拟酸雨后恢复情况分析第45-48页
   ·苔藓酸雨后恢复形态第45-46页
   ·苔藓模拟酸雨后恢复光合色素含量第46-47页
   ·缙云山苔藓酸雨后恢复情况结论第47-48页
第7章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铁山坪的森林健康及石灰改良作用
下一篇:马尾松优良种源育林措施研究及测交系子代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