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化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绪论 | 第10-12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6页 |
| ·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 | 第12页 |
| ·二十一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 第12页 |
|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2页 |
| ·我国教育目标的转变 | 第12-13页 |
| ·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 | 第13-14页 |
| ·题目的确立 | 第14-16页 |
| 2 反思性学习理论概述 | 第16-27页 |
| ·反思性学习理论概述 | 第16页 |
| ·反思性学习 | 第16-24页 |
| ·反思的界定 | 第16-17页 |
| ·反思性学习的含义 | 第17-18页 |
| ·反思性学习的特点 | 第18-19页 |
| ·探究性 | 第18页 |
| ·自主性 | 第18页 |
| ·创造性 | 第18-19页 |
| ·开放性 | 第19页 |
| ·深刻性 | 第19页 |
| ·批判性 | 第19页 |
| ·发展性 | 第19页 |
| ·反思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 第19-23页 |
| ·主体性教育理论 | 第19-20页 |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0-22页 |
| ·元认知理论 | 第22-23页 |
| ·反思性学习的发展 | 第23-24页 |
| ·技术性反思 | 第23页 |
| ·行动中对行动的反思 | 第23页 |
| ·深思熟虑的反思 | 第23页 |
| ·个性化的反思 | 第23-24页 |
| ·批判的反思 | 第24页 |
| ·反思性学习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 3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27-32页 |
| ·问卷调查过程 | 第27-30页 |
|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第27-28页 |
| ·确定调查目的 | 第27页 |
| ·建立研究假设 | 第27页 |
| ·问卷的设计 | 第27-28页 |
|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28-29页 |
| ·样本的选取 | 第29页 |
| ·问卷调查与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 ·问卷调查 | 第29页 |
| ·问卷的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 ·差异检验 | 第30页 |
| ·教学实验过程 | 第30-32页 |
| ·实验时间 | 第30页 |
| ·实验对象 | 第30-31页 |
| ·自变量 | 第31页 |
| ·因变量 | 第31页 |
| ·实验目的 | 第31页 |
| ·实验原则 | 第31页 |
| ·教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31-32页 |
| 4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32-48页 |
| ·问卷第一部分的结果与分析 | 第32-41页 |
| ·样本组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 | 第32页 |
| ·学生化学反思性学习状况总体得分比较 | 第32-37页 |
| ·兴趣与态度 | 第33-34页 |
| ·学习方法 | 第34-35页 |
| ·注意 | 第35页 |
| ·自我指导、自我帮助 | 第35-37页 |
| ·不同类型学校的反思性学习状况比较 | 第37-41页 |
| ·不同类别学校的化学反思性学习状况比较 | 第37-38页 |
| ·不同区域学校的化学反思性学习状况比较 | 第38-39页 |
| ·男、女生的化学反思性学习状况比较 | 第39页 |
| ·不同成绩组化学反思性学习状况比较 | 第39-41页 |
| ·化学学习水平在学生所学各学科中的学习水平比较 | 第41页 |
| ·问卷第二部分的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 ·学习主动性方面的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 ·课堂学习方面的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 ·课下学习方面的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5 高中化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 第48-57页 |
| ·实验过程 | 第48-54页 |
| ·实验前实验班、对照班情况分析 | 第48页 |
| ·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 第48-54页 |
| ·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 | 第49-50页 |
| ·通过学习过程的反思指导深化反思性学习 | 第50-51页 |
| ·通过学生写反思日记实践反思性学习 | 第51-52页 |
| ·通过师生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强化反思性学习 | 第52-53页 |
|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指导,进入自主反思 | 第53页 |
| ·不同学生不同方法,有所侧重 | 第53-54页 |
| ·实验结果 | 第54-57页 |
| ·考试成绩的对比及分析 | 第54-55页 |
| ·学习能力的分析 | 第55-57页 |
| 6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 第57-59页 |
|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 ·反思 | 第57-58页 |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引用)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附录 | 第62-75页 |
| 附录一 | 第62-65页 |
| 附录二 | 第65-67页 |
| 附录三 | 第67-70页 |
| 附录四 | 第70-74页 |
| 附录五 | 第74-75页 |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