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基于可操作性的城市风貌控制研究初探--以宝鸡市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1 绪论第12-22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问题提出第13-14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4-15页
     ·研究意义第15页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5-19页
     ·研究内容第15-17页
     ·预期成果第17页
     ·研究框架第17-19页
   ·研究方法第19-22页
2 城市风貌与风貌规划研究第22-50页
   ·城市风貌与风貌规划第22-27页
     ·城市风貌第22-23页
     ·城市风貌规划第23-26页
     ·城市风貌控制第26-27页
   ·国内外城市风貌控制研究动态第27-34页
     ·国内城市风貌控制理论研究第27-30页
     ·国内城市风貌规划实践第30-31页
     ·国外城市风貌控制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第31-34页
   ·我国城市风貌规划难以实施内在原因剖析第34-36页
     ·缺乏法律、法规支持第34页
     ·缺乏编制技术标准第34-35页
     ·缺乏实施途径第35页
     ·缺乏管理实施部门第35-36页
     ·缺乏行之有效的公众参与操作方式第36页
   ·宝鸡城市风貌现状第36-47页
     ·宝鸡市概况第36-38页
     ·宝鸡城市风貌现状认知第38-40页
     ·宝鸡城市风貌规划相关研究第40-45页
     ·宝鸡城市风貌现状问题第45-46页
     ·宝鸡城市风貌混乱的原因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50页
3 面向实施的风貌控制运作机制第50-56页
   ·建立面向实施的城市风貌控制研究框架第50-51页
   ·风貌控制单元的探索——确定控制单元的内涵、划分依据与规模第51页
   ·借鉴“基因”概念——确定风貌基因第51-52页
   ·依据城市用地的风貌基因——划分风貌控制单元第52-53页
   ·利用统计分析法——确定风貌控制单元属性第53页
   ·结合城市建设管理的要求——确定风貌控制要素第53-54页
   ·依据风貌控制单元属性——制定风貌单元控制导则第54-55页
     ·风貌控制导则释义第54页
     ·具体控制内容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4 城市风貌控制单元探索第56-68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56-63页
     ·美国——区划第56-57页
     ·香港——分区计划大纲单元第57-58页
     ·深圳——法定图则第58-59页
     ·广州——规划管理单元第59-60页
     ·上海——控规管理单元第60-61页
     ·长沙——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风貌控制单元内涵第63-64页
   ·风貌控制单元划分依据和规模第64-65页
     ·划分依据第64-65页
     ·单元规模第65页
   ·风貌控制单元全覆盖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5 城市风貌基因研究第68-96页
   ·“风貌基因”概念的提出第69-71页
     ·生物学的“基因”概念第69页
     ·基因概念的引入第69-70页
     ·城市风貌与基因学的关系第70-71页
     ·“风貌基因”的涵义第71页
   ·城市风貌基因研究第71-83页
     ·同类研究比较第71-74页
     ·确定风貌基因第74-76页
     ·风貌基因的意义第76-77页
     ·宝鸡城市风貌基因第77-83页
   ·风貌控制单元属性第83-87页
     ·基因序列排列方式第83-85页
     ·风貌控制单元属性第85-87页
   ·风貌控制单元的划分第87-95页
     ·划分步骤第87-90页
     ·宝鸡风貌控制单元划分第90-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6 风貌单元控制导则第96-128页
   ·风貌控制要素的确定第96-100页
     ·风貌控制要素相关研究第96-99页
     ·风貌控制要素确定第99-100页
   ·风貌控制导则第100-110页
     ·涵义第100-101页
     ·控制内容第101-102页
     ·风貌定位第102页
     ·风貌控制要点第102-103页
     ·整体空间形态控制第103-107页
     ·建筑形态控制第107-109页
     ·环境设施控制第109-110页
   ·宝鸡市风貌控制导则的特殊性第110-121页
     ·边界系统控制第110-111页
     ·视线控制第111-112页
     ·高度控制第112页
     ·密度控制第112-113页
     ·开敞空间控制第113页
     ·绿化控制第113-114页
     ·城市色彩控制第114-116页
     ·标志控制第116页
     ·举例说明在特定属性下如何作用于风貌控制要素第116-121页
   ·成果体系第121-123页
     ·风貌控制文件及图纸第122页
     ·城市风貌控制实施手册第122-123页
   ·城市风貌控制保障手段第123-126页
     ·建立城市风貌规划的实施途径第124页
     ·完善城市风貌规划的法律法规第124-125页
     ·建立城市风貌规划的管理部门第125页
     ·建立健全在风貌控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环节第125-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7 结语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6页
图表目录第136-140页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P神经网络的超高层建筑绿色施工评价的研究
下一篇:均匀锈蚀SRC梁正截面承载力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