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山丘区水资源配置动态模拟模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4页 |
·全球水资源概况 | 第10页 |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 第10-11页 |
·我国山丘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第11-1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国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7-20页 |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0-22页 |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2 六合山丘区水资源概况 | 第24-45页 |
·基本情况 | 第24-27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4-25页 |
·地形地貌 | 第25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5-26页 |
·水文气象 | 第26-27页 |
·河流水系 | 第27页 |
·水资源分区 | 第27-30页 |
·水资源调查评价 | 第30-36页 |
·地表水资源量 | 第30-33页 |
·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 第33-36页 |
·当地水资源总量 | 第36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 | 第36-41页 |
·供水现状分析 | 第36-39页 |
·用水现状分析 | 第39-40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 第40-41页 |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41-43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3 近远期水平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和需水预测 | 第45-58页 |
·规划水平年 | 第45页 |
·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与人口预测 | 第45-47页 |
·人口发展预测 | 第45-46页 |
·经济发展预测和指标分析 | 第46-47页 |
·需水量预测 | 第47-57页 |
·预测原则 | 第47-48页 |
·生活需水量预测 | 第48-49页 |
·生产需水量预测 | 第49-55页 |
·生态需水量预测 | 第55-56页 |
·河道内其它需水 | 第56页 |
·不同水平年需水量预测汇总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六合山丘区水资源配置动态模拟模型 | 第58-83页 |
·水资源配置的原则、目标、思路、方法与要求 | 第58-63页 |
·水资源配置目标 | 第58页 |
·水资源配置原则 | 第58-59页 |
·水资源配置思路与方法 | 第59-62页 |
·水资源配置要求 | 第62-63页 |
·现状塘库蓄水能力分析 | 第63-65页 |
·塘库现状 | 第63页 |
·当地地表径流可利用潜力分析 | 第63-65页 |
·水资源配置动态模拟模型建立 | 第65-82页 |
·小型水库分片包干 | 第66-68页 |
·中型水库分片包干、联合运行动态配置模型 | 第68-74页 |
·河网水资源系统 | 第74-78页 |
·六合山丘区水资源动态模拟模型 | 第78-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5 六合水资源动态模拟分析与供水工程规划 | 第83-100页 |
·补水困难区动态模拟与供水工程规划 | 第83-91页 |
·现状种植布局方案模拟结果 | 第83-89页 |
·规划塘坝与大口井方案模拟 | 第89-90页 |
·种植布局变化模拟 | 第90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河网补水区动态模拟与供水工程规划 | 第91-100页 |
·现状种植布局方案 | 第91-98页 |
·种植布局变化模拟 | 第98页 |
·结论 | 第98-10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结论 | 第100页 |
·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附: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