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毛乌素沙地固沙林地土壤质量演变机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土壤质量的概念 | 第14页 |
·人工林地力变化的研究 | 第14-15页 |
·土壤质量变化规律、形成机理的研究 | 第15页 |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18-19页 |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气候 | 第18页 |
·土壤 | 第18页 |
·水资源 | 第18页 |
·植被资源 | 第18-19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9页 |
·土壤调查、取样及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标准样地设置 | 第19-20页 |
·标准样地内土壤取样 | 第20页 |
·土壤样品分析内容 | 第20-21页 |
·土壤样品分析方法 | 第21页 |
·固沙林保育土壤效应的测定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 第22-28页 |
·土壤容重的变化 | 第22-23页 |
·不同树种固沙林土壤容重变化 | 第22-23页 |
·不同林龄樟子松林土壤容重变化 | 第23页 |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第23-25页 |
·不同树种固沙林土壤含水量变化 | 第24页 |
·不同林龄樟子松林土壤含水量变化 | 第24-25页 |
·土壤孔隙度的变化 | 第25-27页 |
·不同树种固沙林土壤孔隙度变化 | 第25-26页 |
·不同林龄樟子松林土壤孔隙度变化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 第28-42页 |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28-30页 |
·不同树种固沙林土壤有机质变化 | 第28-29页 |
·不同林龄樟子松林土壤有机质变化 | 第29-30页 |
·土壤氮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30-33页 |
·不同树种固沙林土壤氮素变化 | 第30-31页 |
·不同林龄樟子松林土壤氮素变化 | 第31-33页 |
·土壤磷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33-36页 |
·不同树种固沙林土壤磷素变化 | 第33-34页 |
·不同林龄樟子松林土壤磷素变化 | 第34-36页 |
·土壤钾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36-38页 |
·不同树种固沙林土壤钾素变化 | 第36-37页 |
·不同林龄樟子松林土壤钾素变化 | 第37-38页 |
·土壤活性酸(PH)的变化规律 | 第38-40页 |
·不同树种固沙林土壤pH 变化 | 第39页 |
·不同林龄樟子松林土壤pH 变化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 第42-49页 |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 | 第42-44页 |
·土壤细菌数量的变化 | 第42-43页 |
·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变化 | 第43-44页 |
·土壤真菌数量的变化 | 第44页 |
·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总数的变化 | 第44页 |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 第44-47页 |
·土壤脲酶的变化 | 第45页 |
·土壤蔗糖酶的变化 | 第45-47页 |
·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变化 | 第47页 |
·土壤碱性磷酸酶的变化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六章 固沙林保育土壤的作用 | 第49-54页 |
·固沙林防风固沙的作用 | 第49-51页 |
·固沙林减轻土壤风蚀的作用 | 第49-50页 |
·固沙林增加下垫面粗糙度的作用 | 第50页 |
·固沙林拦截沙粒的作用 | 第50-51页 |
·固沙林改良土壤的作用 | 第51-53页 |
·固沙林的地被物 | 第52页 |
·固沙林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4-5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4-5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