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L阵列感应测井原理方法及应用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11-1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2页 |
| ·感应测井的理论和方法发展进程 | 第12-15页 |
| ·几何因子理论 | 第15-20页 |
| ·Doll几何因子 | 第15-16页 |
| ·Gianzero几何因子 | 第16页 |
| ·Born几何因子 | 第16-17页 |
| ·Moran几何因子 | 第17页 |
| ·几何因子的应用 | 第17-18页 |
| ·几何因子应用的局限性 | 第18-20页 |
| 2 阵列感应测井线圈系子阵列研究 | 第20-42页 |
| ·国外公司阵列感应测井分析 | 第20-22页 |
| ·感应测井线圈系子阵列 | 第22-31页 |
| ·四线圈系子阵列 | 第22-27页 |
| ·三线圈系子阵列 | 第27-31页 |
| ·阵列感应子阵列线圈系设计要求 | 第31-32页 |
| ·阵列感应测井频率选择 | 第32-34页 |
| ·阵列感应子阵列响应函数特性分析 | 第34-36页 |
| ·阵列感应测井的几何特性 | 第36-42页 |
| ·仪器的几何特性的传统定义 | 第36-40页 |
| ·建议的几何特性技术规范 | 第40-42页 |
| 3 AIL阵列感应测井原理及方法研究 | 第42-70页 |
| ·AIL线圈系结构设计 | 第42-44页 |
| ·积分几何因子及探测深度 | 第44-46页 |
| ·趋肤效应和井眼校正 | 第46-49页 |
| ·刻度 | 第49-52页 |
| ·阵列感应测井信号处理 | 第52-59页 |
| ·反褶积滤波 | 第53-54页 |
| ·阵列感应测井信号合成 | 第54-56页 |
| ·相关函数的应用 | 第56-57页 |
| ·计算背景电导率 | 第57-59页 |
| ·AIL阵列感应测井数值分析 | 第59-70页 |
| ·井眼和泥浆电阻率影响数值模拟 | 第59-67页 |
| ·围岩影响数值模拟 | 第67-69页 |
| ·地层模型数值模拟 | 第69-70页 |
| 4 AIL仪器设计与实现 | 第70-84页 |
| ·AIL仪器总体设计 | 第70-77页 |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70-71页 |
| ·系统工作电路原理和时序 | 第71-74页 |
| ·单元电路工作原理 | 第74-77页 |
| ·AIL仪器主控制电路设计与实现 | 第77-80页 |
| ·AIL仪器通讯信号传输设计与实现 | 第80-84页 |
| ·信号编码格式 | 第80-81页 |
| ·通讯信号编码解码方法 | 第81-84页 |
| 5 AIL阵列感应资料处理及应用效果 | 第84-102页 |
| ·阵列感应测井资料处理方法 | 第84-88页 |
| ·分辨率匹配原理 | 第84-85页 |
| ·分配率匹配方法 | 第85页 |
| ·频域分辨率匹配 | 第85-86页 |
| ·基于岩石物理学的分辨率增强方法 | 第86-88页 |
| ·分辨率匹配的实现 | 第88页 |
| ·AIL阵列感应资料应用效果 | 第88-102页 |
| ·电阻率响应灵敏 | 第89-91页 |
| ·油、水层识别 | 第91-93页 |
| ·油水界面指示 | 第93-95页 |
| ·定量解释 | 第95-96页 |
| ·侵入特征分析 | 第96-99页 |
| ·解决双轨问题 | 第99-100页 |
| ·薄层划分能力 | 第100-101页 |
| ·小结 | 第101-102页 |
| 6 结束语 | 第102-104页 |
| 致谢 | 第104-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15页 |
| 附录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