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醚甲环唑在水稻中的农药残留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 ·农药发展概况 | 第14页 |
| ·农药残留问题 | 第14-15页 |
|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 第15-19页 |
| ·提取 | 第15-16页 |
| ·净化 | 第16-17页 |
| ·检测 | 第17-18页 |
| ·确证 | 第18-19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苯醚甲环唑残留量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 第21-51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1页 |
| ·分析步骤 | 第21-24页 |
| ·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 ·样品预处理 | 第21页 |
| ·提取 | 第21页 |
| ·萃取 | 第21-22页 |
| ·稻田水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测定 | 第22页 |
| ·样品预处理 | 第22页 |
| ·提取及萃取 | 第22页 |
| ·植株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 ·样品预处理 | 第22页 |
| ·提取 | 第22页 |
| ·萃取 | 第22-23页 |
| ·柱净化 | 第23页 |
| ·糙米及稻壳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 ·样品预处理 | 第23页 |
| ·提取 | 第23页 |
| ·萃取 | 第23页 |
| ·柱净化 | 第23-24页 |
| ·定量测定 | 第24-25页 |
| ·GC/ECD测定的色谱条件 | 第24页 |
| ·标准曲线、最小检出量、最低检测浓度 | 第24-25页 |
| ·残留量计算公式 | 第2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5-48页 |
| ·仪器条件的选择 | 第25-28页 |
| ·毛细管色谱柱的选择 | 第25-26页 |
| ·检测器的选择 | 第26-27页 |
| ·程序升温条件的选择 | 第27-28页 |
| ·提取条件的选择 | 第28页 |
| ·萃取试剂的选择 | 第28-31页 |
| ·萃取时间的选择 | 第31-32页 |
| ·土壤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32-35页 |
| ·土壤提取试剂的选择 | 第32-34页 |
| ·土壤加标回收率正交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34-35页 |
| ·柱净化条件的选择 | 第35-40页 |
| ·植株柱淋洗条件的选择 | 第37页 |
| ·糙米柱淋洗剂条件的选择 | 第37-38页 |
| ·稻壳柱淋洗剂条件的选择 | 第38-40页 |
| ·植株的柱净化条件 | 第40页 |
| ·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与最低检测浓度 | 第40-41页 |
| ·苯醚甲环唑标准样品及样本的气相色谱测定谱图 | 第41-48页 |
| ·确证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三章 田间试验结果 | 第51-72页 |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 ·田间试验条件 | 第51页 |
| ·残留消解动态试验 | 第51-52页 |
| ·水稻植株动态 | 第51页 |
| ·田水和土壤动态 | 第51-52页 |
| ·最终残留量测定 | 第52页 |
| ·采样、样品处理及保存 | 第52-53页 |
| ·模拟瓶水动态 | 第53-54页 |
| ·施药 | 第54页 |
| ·采样间隔 | 第54页 |
| ·取样 | 第54页 |
| ·样品检测 | 第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4页 |
| ·苯醚甲环唑在水稻植株上的残留消解动态 | 第54-58页 |
| ·苯醚甲环唑在水稻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 第58-61页 |
| ·苯醚甲环唑在水稻田土壤上的残留消解动态 | 第61-64页 |
| ·模拟水动态残留实验 | 第64-65页 |
| ·最终残留量的测定 | 第65-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