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岩溶塌陷特征及其构造场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 | 第15-16页 |
·枣庄市岩溶塌陷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枣庄地区地质环境概况 | 第19-38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页 |
·地形地貌 | 第19-20页 |
·气象、水文 | 第20-22页 |
·气象 | 第20-21页 |
·地表水系 | 第21-22页 |
·地层、岩性 | 第22-24页 |
·地质构造 | 第24-27页 |
·褶皱 | 第24-25页 |
·断裂 | 第25-27页 |
·水文地质 | 第27-38页 |
·水文地质分区 | 第29-31页 |
·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 第31-32页 |
·地下水动态特征 | 第32-38页 |
3 枣庄市岩溶塌陷发育情况及分布规律 | 第38-49页 |
·岩溶塌陷历史及现状 | 第38-40页 |
·岩溶塌陷造成的危害 | 第40-42页 |
·岩溶塌陷的方向性 | 第42-44页 |
·岩溶塌陷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 第44-49页 |
·枣庄市岩溶塌陷特点 | 第44-45页 |
·枣庄市岩溶塌陷分布规律 | 第45-49页 |
4 枣庄市岩溶的构造控制及岩溶塌陷的预测 | 第49-63页 |
·区域地质构造与发展 | 第49-50页 |
·岩溶塌陷区构造场分析 | 第50-54页 |
·构造场对岩溶形成过程的控制 | 第50-51页 |
·构造场对岩溶在位置上的控制 | 第51-54页 |
·细观与微观的相似性原理分析 | 第54-58页 |
·细观分析 | 第54-56页 |
·微观分析 | 第56-58页 |
·岩溶塌陷的预测 | 第58-63页 |
·上覆土层 | 第58-59页 |
·地下水动力条件 | 第59-60页 |
·岩层构造 | 第60-63页 |
5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