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导论 | 第13-4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9页 |
·“制度世界”凸显制度伦理问题 | 第16-17页 |
·转型时期面临制度伦理问题 | 第17-18页 |
·大学人事改革聚焦于教师管理制度伦理问题 | 第18-19页 |
·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37页 |
·制度 | 第20-25页 |
·制度伦理 | 第25-28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 | 第28-31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 | 第31-32页 |
·教育管理伦理 | 第32-34页 |
·几组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34-37页 |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37-39页 |
·开创了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研究领域 | 第37页 |
·有利于指导和推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和改革 | 第37-38页 |
·有利于现代大学的师德建设 | 第38-39页 |
·有利于真正调动大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 | 第39页 |
·对建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优质的大学文化起着深层的奠基作用 | 第39页 |
·研究方法 | 第39-42页 |
·伦理学方法 | 第40页 |
·制度分析 | 第40-41页 |
·田野研究法 | 第41页 |
·文献法 | 第41页 |
·访谈法 | 第41-42页 |
·研究方法选用上的伦理学考虑 | 第42页 |
·本研究的类型、拟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思路 | 第42-46页 |
·研究类型 | 第42-43页 |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第43-44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44-46页 |
2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研究的逻辑基础 | 第46-94页 |
·合理性问题与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合理性 | 第46-56页 |
·合理性问题的渊源与界定 | 第46-48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合理性 | 第48-56页 |
·大学教师的劳动特点、个性特征及其管理制度的特性 | 第56-62页 |
·大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 第56-59页 |
·大学教师的个性特征 | 第59-61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特点 | 第61-62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功能 | 第62-72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分化功能 | 第63-65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合作功能 | 第65-68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约束功能 | 第68-69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激励功能 | 第69-71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秩序功能 | 第71-72页 |
·教师管理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 | 第72-80页 |
·教师管理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的差异性 | 第72-74页 |
·教师管理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的关联性和互动性 | 第74-77页 |
·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优先性 | 第77-80页 |
·教师管理制度的价值诉求 | 第80-86页 |
·制度与价值 | 第80-81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与一般制度的公共性价值诉求 | 第81-85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独特性价值诉求 | 第85-86页 |
·影响教师管理制度设计的因素分析 | 第86-94页 |
·理论预设 | 第86-90页 |
·文化环境 | 第90-94页 |
3 我国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评析 | 第94-131页 |
·我国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历程 | 第94-114页 |
·1949-1966 年我国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举措和特点 | 第94-108页 |
·1966-1976 年我国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举措和特点 | 第108-110页 |
·1976 年以后我国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举措和特点 | 第110-114页 |
·我国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 第114-123页 |
·强调义务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 第114-116页 |
·关注利益的人的需要模式 | 第116-120页 |
·义务论和契约论制度伦理思想下的指令型计划模式 | 第120-121页 |
·突出权利和责任的竞争和激励机制 | 第121-122页 |
·制度规范下的教师自律管理中制度伦理建设的问题 | 第122-123页 |
·我国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思想溯源与评析 | 第123-131页 |
·义务论的制度伦理思想方法溯源与评析 | 第123-125页 |
·功利论的制度伦理思想方法溯源与评析 | 第125-127页 |
·契约论和理性主义的制度伦理思想方法溯源与评析 | 第127-131页 |
4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建构原则 | 第131-153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建设的公正原则 | 第131-138页 |
·公正概念的诠释 | 第131-133页 |
·个体公正与制度公正 | 第133-134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建设中公正原则的提出 | 第134-135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公正原则的实现 | 第135-138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建设的人本原则 | 第138-143页 |
·人本管理概念的诠释 | 第138-139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中体现人本要求的必要性 | 第139-140页 |
·人本的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 | 第140-143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建设的民主原则 | 第143-149页 |
·民主与大学民主管理概念的诠释 | 第143-144页 |
·大学民主管理的功能 | 第144-145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建设中民主管理原则实现的核心是教师参与 | 第145-149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建设的效率原则 | 第149-153页 |
·效率概念的诠释 | 第149-150页 |
·学校管理中效率问题的发展及其评价 | 第150-151页 |
·如何评价学校管理活动中的效率追求? | 第151-153页 |
5 权利、责任与利益的制衡:大学教师管理的制度伦理构建 | 第153-176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权利要素 | 第154-160页 |
·权利概念的内涵 | 第154-156页 |
·权利的类型 | 第156-157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中的教师权利的规定 | 第157-160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责任要素 | 第160-168页 |
·责任和大学教师责任的概念诠释 | 第160-162页 |
·大学教师责任存在、承担和履行的根据 | 第162-164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中的责任选择 | 第164-165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中教师责任的规定 | 第165-168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利益要素 | 第168-173页 |
·利益的概念 | 第168-169页 |
·利益冲突及其表现形式 | 第169-171页 |
·大学教师利益的制度协调 | 第171-173页 |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实现 | 第173-176页 |
结论 | 第176-178页 |
致谢 | 第17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95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主持的课题与获奖情况目录 | 第195-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