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4页 |
| ·重金属的毒性 | 第10-11页 |
| ·重金属的处理技术 | 第11-16页 |
| ·化学法 | 第11-12页 |
| ·物理化学法 | 第12-13页 |
| ·生物化学法 | 第13-16页 |
| ·生物吸附的机理 | 第16-17页 |
| ·离子交换机理 | 第16页 |
| ·表面络合机理 | 第16-17页 |
| ·氧化还原机理 | 第17页 |
| ·无机为沉淀机理 | 第17页 |
| ·酶促机理 | 第17页 |
| ·生物吸附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 ·化学预处理的影响 | 第18页 |
|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第18页 |
| ·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18页 |
|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18-19页 |
| ·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19页 |
| ·pH值的影响 | 第19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19页 |
| ·吸附剂粒径大小的影响 | 第19页 |
| ·固定化微生物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 第19-20页 |
| ·生物吸附的吸附模型和动力学模型 | 第20-21页 |
| ·生物吸附的等温吸附模型 | 第20页 |
| ·生物吸附的动力学模型 | 第20-21页 |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第21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4-30页 |
|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 ·菌株 | 第24页 |
| ·试剂 | 第24-25页 |
| ·方法 | 第25-30页 |
| ·真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 第25页 |
| ·菌体培养 | 第25-26页 |
| ·吸附菌体的制备 | 第26页 |
| ·辅助材料的制备 | 第26页 |
| ·对重金属的吸附 | 第26页 |
| ·吸附后溶液的分离 | 第26页 |
| ·溶液重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 | 第26-29页 |
| ·电镜观察样品制备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第30-75页 |
| ·菌体生长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 ·菌体生长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 ·菌体生长时间对菌体吸附Cu~(2+)效果的影响 | 第31页 |
| ·预处理对菌体和辅助材料吸附Cu~(2+)的效果的影响 | 第31-37页 |
| ·预处理对菌体吸附Cu~(2+)效果的影响 | 第31-34页 |
| ·预处理对辅助材料吸附Cu~(2+)的效果的影响 | 第34-37页 |
| ·各因素对菌体吸附Cu~(2+)效果的影响 | 第37-44页 |
| ·菌体重量对吸附Cu~(2+)效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 ·溶液初始Cu~(2+)浓度对菌体吸附Cu~(2+)效果的影响 | 第39-41页 |
| ·吸附时间对菌体吸附Cu~(2+)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 ·pH值对菌体吸附Cu~(2+)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温度对菌体吸附Cu~(2+)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各因素对菌体吸附Fe~(3+)效果的影响 | 第44-49页 |
| ·菌体重量对吸附Fe~(3+)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溶液初始Fe~(3+)浓度对菌体吸附Fe~(3+)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吸附时间对菌体吸附Fe~(3+)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 ·pH值对菌体吸附Fe~(3+)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温度对菌体吸附Fe~(3+)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各因素对辅助材料吸附Cu~(2+)效果的影响 | 第49-55页 |
| ·辅助材料重量对吸附Cu~(2+)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溶液初始Cu~(2+)浓度对辅助材料吸附Cu~(2+)效果的影响 | 第50-52页 |
| ·吸附时间对辅助材料吸附Cu~(2+)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 ·pH值对辅助材料吸附Cu~(2+)效果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温度对辅助材料吸附Cu~(2+)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 ·各因素对辅助材料吸附Fe~(3+)效果的影响 | 第55-60页 |
| ·辅助材料重量对吸附Fe~(3+)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溶液初始Fe~(3+)浓度对辅助材料吸附Fe~(3+)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吸附时间对辅助材料吸附Fe~(3+)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 ·pH值对辅助材料吸附Fe~(3+)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温度对辅助材料吸附Fe~(3+)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对多金属混和溶液的吸附效果 | 第60-62页 |
| ·菌体对多金属混和溶液的吸附效果 | 第60-61页 |
| ·辅助材料对多金属混和溶液的吸附效果 | 第61-62页 |
| ·实际工业废水的吸附效果情况 | 第62-64页 |
| ·菌体对实际工业废水的吸附效果情况 | 第62-63页 |
| ·辅助材料对实际工业废水的吸附效果情况 | 第63-64页 |
| ·菌体吸附重金属离子后的电镜图分析 | 第64-67页 |
| ·菌体对多金属吸附后的能谱分析 | 第67-68页 |
| ·菌体吸附方程的计算 | 第68-73页 |
| ·Langmuir型吸附模型方程计算 | 第68-71页 |
| ·吸附动力学方程计算 | 第71-73页 |
| ·菌体和辅助材料在处理实际工业废水的可行性研究 | 第73-75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75-79页 |
| ·研究了培养时间对菌体吸附重金属离子效果的影响 | 第75页 |
| ·研究了几种预处理对菌体吸附重金属离子效果的影响 | 第75-76页 |
|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吸附重金属效果的影响 | 第76-77页 |
| ·吸附剂的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76页 |
| ·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76页 |
|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76-77页 |
| ·吸附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77页 |
| ·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77页 |
| ·多种重金属离子混合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77-78页 |
| ·菌体和辅助材料在处理实际工业废水的可行性研究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