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行政问责制有效运行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6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研究的目的第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5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2-13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3-14页
     ·目前研究存在的困境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行政问责制概念解析及重要意义第16-26页
   ·行政问责相关概念解析第16-18页
     ·责任与行政责任第16-17页
     ·行政问责制第17-18页
   ·行政问责制理论基础第18-20页
     ·社会契约论第18-19页
     ·人民主权论第19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19-20页
     ·公共选择理论第20页
   ·行政问责制的构成要素第20-21页
   ·行政问责制的重要意义第21-26页
第三章 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及运行现状第26-38页
   ·我国古代行政问责第26-27页
     ·中国传统行政问责运行方式第26-27页
     ·中国古代行政问责的有益启示第27页
   ·新中国行政问责制发展演变第27-32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行政问责思想第27-29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第29-30页
     ·行政问责制在近年的发展状况第30-32页
   ·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取得的成绩第32-33页
   ·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3-38页
     ·行政问责要素界定不合理第33-35页
     ·行政问责制运行环境发育不全第35-36页
     ·行政问责制配套制度缺失第36-38页
第四章 行政问责制有效运行路径选择第38-48页
   ·合理界定优化问责制要素第38-44页
     ·合理划定问责主体,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第38-40页
     ·明确问责客体,划定问责对象范围第40-41页
     ·理清问责范围,强化问责刚性第41-42页
     ·完善问责程序,增强其可操作性第42-43页
     ·恰当处理行政问责结果,促进良性发展第43-44页
   ·培育良好的问责制运行环境第44-45页
     ·健全行政问责法律体系第44页
     ·培养和谐的行政问责文化第44-45页
     ·努力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第45页
   ·建立健全配套制度第45-48页
     ·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第45页
     ·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第45-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4-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涉密电子政务网信息安全建设对策的研究
下一篇:县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构建研究--以中阳县县政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