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高强混凝土结构 | 第10-11页 |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 | 第11页 |
·钢纤维混凝土结构 | 第11-12页 |
·钢筋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预应力混凝土及其超静定结构简介 | 第13-14页 |
·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分析计算 | 第18-32页 |
·预应力的作用原理 | 第18页 |
·等效荷载机理分析 | 第18-20页 |
·预应力等效荷载的计算 | 第20-23页 |
·直线配筋 | 第21-22页 |
·抛物线配筋 | 第22-23页 |
·预应力在超静定结构中产生的内力 | 第23-24页 |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次弯距计算的综合等效荷载法 | 第24-27页 |
·约束次弯矩法 | 第27-31页 |
·张拉控制力作用下的约束次弯矩 | 第28-29页 |
·预应力筋由于锚具变形引起的约束次弯矩 | 第29-30页 |
·预应力筋的摩擦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引起的约束次弯矩 | 第30-31页 |
·其它预应力损失引起得约束次弯矩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分析机理 | 第32-42页 |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受力分析模型 | 第32-33页 |
·第一阶段(加载之前) | 第32页 |
·第二阶段(加载后) | 第32-33页 |
·无粘结预应力连续梁受力分析 | 第33-40页 |
·基本假设 | 第33-34页 |
·施加第一级外荷载△F_1 | 第34-38页 |
·施加第n级外荷载△F_n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后张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计算实例 | 第42-61页 |
·后张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设计原则 | 第42-43页 |
·后张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设计荷载 | 第43-44页 |
·后张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极限状态计算 | 第44-52页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第44-48页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 第48-49页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正截面裂纹控制计算 | 第49-51页 |
·反拱及挠度计算 | 第51-52页 |
·施工阶段验算 | 第52页 |
·后张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计算实例 | 第52-60页 |
·设计计算说明 | 第54-58页 |
·预应力配筋图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