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日常生活中的面子竞争机制--以江西Y村为个案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导论 | 第9-2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有关村落的研究 | 第10-13页 |
| ·有关面子的研究 | 第13-15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研究对象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资料的技术处理 | 第19-20页 |
| 2 村庄日常生活中的面子竞争行为 | 第20-29页 |
| ·面子的层次 | 第20-21页 |
| ·Y 村日常生活中的面子竞争行为 | 第21-27页 |
| ·生育男孩 | 第21-23页 |
| ·建房 | 第23-25页 |
| ·娶媳妇 | 第25-26页 |
| ·红白事及其仪式 | 第26-27页 |
| ·D 村日常生活中的面子竞争行为 | 第27-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3 面子竞争的结果 | 第29-35页 |
| ·正面结果 | 第29-31页 |
| ·面子竞争的异化 | 第31-35页 |
| ·面子竞争的异化的含义 | 第31-33页 |
| ·面子竞争的异化的原因 | 第33-34页 |
| ·面子竞争的异化所导致的结果 | 第34-35页 |
| 4 面子竞争的解决机制 | 第35-40页 |
| ·面子竞争中的失败者和越轨者 | 第35-36页 |
| ·面子竞争的社会控制手段 | 第36-39页 |
| ·流言蜚语和咒骂 | 第36-37页 |
| ·贴标签 | 第37-38页 |
| ·制定村规民约 | 第38-39页 |
| ·社会控制手段所产生的作用 | 第39-40页 |
| 5 面子竞争的原因 | 第40-47页 |
| ·村庄结构 | 第40-42页 |
| ·地方性知识 | 第42-45页 |
| ·宗族意识 | 第42-43页 |
| ·祖宗崇拜和鬼神敬仰 | 第43-45页 |
| ·熟人社会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7-51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讨论 | 第48-50页 |
| ·社会心理学关于面子的研究 | 第48-49页 |
| ·本文研究路径 | 第49-50页 |
| ·面子命题 | 第50页 |
|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5-56页 |
| 附录2:深度访谈对象一览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