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47页 |
第一节 沸石分子筛科学简介 | 第9-18页 |
·分子筛材料的展 | 第9-12页 |
·微孔分子筛骨架构 | 第12-16页 |
·微孔分子筛的模板化学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碳材料结构 | 第18-22页 |
·碳材料分类及结构 | 第18-20页 |
·碳材料的结构缺陷 | 第20-22页 |
第三节 锂离子电池 | 第22-36页 |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22-26页 |
·负极材料的分类 | 第26-29页 |
·碳基负极材料 | 第29-36页 |
第四节 本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结论 | 第36-39页 |
·本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36-37页 |
·本文主要采用的测试手段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7页 |
第二章 以 SAPO-44 为模板的热解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 第47-73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47-49页 |
第二节 SAPO-44 晶体的合成以及碳材料的制备 | 第49-51页 |
·原料试剂 | 第49页 |
·实验过程 | 第49-51页 |
第三节 产物表征以及讨论 | 第51-61页 |
·X-ray 粉末衍射及TEM 的测试与分析 | 第51-55页 |
·拉曼光谱 | 第55-59页 |
·元素分析和XPS 光电子能谱的测试 | 第59-60页 |
·ESR 波谱分析 | 第60-61页 |
第四节 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质 | 第61-70页 |
·碳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 第61-64页 |
·锂在热解碳材料中的储存机理 | 第64-67页 |
·杂原子在碳材料中的作用 | 第67-69页 |
·循环伏安测试与表征 | 第69-70页 |
第五节 小结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第三章 以 MAPO-11 为模板的热解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 第73-97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73-76页 |
第二节 MAPO-11 晶体的合成以及碳材料的制备 | 第76-77页 |
·原料试剂 | 第76页 |
·实验过程 | 第76-77页 |
第三节 产物表征以及讨论 | 第77-86页 |
·X-ray 粉末衍射和TEM 的测试与分析 | 第77-78页 |
·拉曼光谱 | 第78-83页 |
·元素分析和XPS 光电子能谱的测试 | 第83-86页 |
·ESR 波谱分析 | 第86页 |
第四节 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质 | 第86-92页 |
·碳材料的低电流密度充放电循环性能 | 第86-90页 |
·碳材料的高电流密度充放电循环性能 | 第90-91页 |
·锂在热解碳材料中的储存机理 | 第91页 |
·循环伏安测试与表征 | 第91-92页 |
第五节 小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第四章 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及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 第97-121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97-99页 |
第二节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99-101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99页 |
·实验过程 | 第99-101页 |
第三节 产物表征以及讨论 | 第101-110页 |
·X-ray 粉末衍射和SEM 的测试分析 | 第101-105页 |
·IR 光谱和Raman 光谱 | 第105-107页 |
·元素分析和XPS 光电子能谱的测试 | 第107-108页 |
·氮气吸附测试与表征 | 第108-110页 |
第四节 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质 | 第110-116页 |
·碳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 第111-114页 |
·锂在多孔碳材料中的储存 | 第114-115页 |
·锂的储存机理 | 第115-116页 |
第五节 小结与展望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5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21-122页 |
·前景展望 | 第122-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作者简历 | 第1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26-127页 |
中文摘要 | 第127-129页 |
英文摘要 | 第129-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