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大黄鱼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遗传育种中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7页
 1 大黄鱼的研究现状第12-17页
   ·大黄鱼的分类、分布及经济价值第12页
   ·大黄鱼的生物学特性第12页
   ·大黄鱼的资源状况第12-13页
   ·大黄鱼的养殖现状第13-14页
   ·大黄鱼的研究概况第14-17页
 2 微卫星DNA标记及其在鱼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第17-21页
   ·微卫星DNA分离方法第17-18页
   ·微卫星DNA标记技术的基本流程第18-19页
   ·微卫星DNA标记在鱼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第19-21页
 3 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第21-26页
   ·AFLP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第21-23页
   ·AFLP技术特点第23-24页
   ·AFLP技术在水产动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第24-26页
 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大黄鱼微卫星DNA标记分离第27-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33页
   ·试验材料第27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7页
   ·大黄鱼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第27-29页
   ·菌落原位杂交素快速筛选含有微卫星序列的阳性克隆第29-30页
   ·DNA测序第30-32页
   ·引物设计及多态性检测第32-33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3-38页
   ·大黄鱼DNA的提取纯化第33-34页
   ·DNA的酶切第34页
   ·微卫星DNA富集文库构建及其检测第34-35页
   ·质粒中微卫星检测第35-36页
   ·微卫星DNA富集文库测序结果第36页
   ·微卫星引物设计筛选及多态性检测第36-38页
 3 讨论第38-39页
   ·微卫星DNA标记的分离第38-39页
   ·大黄鱼微卫星引物及其多态性第39页
 4 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官井洋大黄鱼野生与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1-4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试验材料第41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1页
   ·遗传差异研究方法第41-4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野生与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第42-44页
   ·群体间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第44-46页
 3 讨论第46-48页
   ·大黄鱼的遗传多样性第46-47页
   ·群体间遗传分化第47页
   ·大黄鱼种质保护的措施第47-48页
 4 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大黄鱼雌核发育的诱导及DNA分子标记分析第49-78页
 第一节 雌核发育的人工诱导第50-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0-52页
   ·试验材料第50页
   ·亲鱼选择第50页
   ·催产第50-51页
   ·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第51-52页
   ·孵化和鱼苗饲养第5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2-55页
   ·冷休克温度和处理时间对雌核发育胚胎和鱼苗导成活率的影响第52-54页
   ·静水压力和处理持续时间对诱导效果的影响第54页
   ·两种方法的雌核发育诱导率比较第54-55页
  3 讨论第55-57页
   ·大黄鱼亲鱼的麻醉处理第55页
   ·冷休克诱导雌核发育的最适温度和处理时间第55-56页
   ·静水压诱导雌核发育的最适压力和处理时间第56-57页
   ·两种方法诱导雌核发育的效果比较第57页
 第二节 人工雌核发育大黄鱼的AFLP分析第57-7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7-60页
   ·试验材料第57-58页
   ·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反应第58-6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0-68页
   ·基因组DNA抽提结果第60页
   ·预扩增产物琼脂糖电泳检测第60页
   ·选择性扩增产物琼脂糖电泳检测第60页
   ·雌核发育的鉴定及诱导成功率第60-66页
   ·雄亲特有条带在雌核发育和杂交后代中的分离第66页
   ·雌亲特有条带在雌核发育和杂交后代中的分离第66-67页
   ·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差异分析第67-68页
  3 讨论第68-71页
   ·AFLP关键技术及操作注意事项第68-69页
   ·大黄鱼雌核发育的AFLP鉴定第69-70页
   ·雌核发育个体之间的差异第70页
   ·雌核发育后代与亲本之间的亲缘关系第70页
   ·AFLP标记在雌核发育中的分离第70-71页
 第三节 人工雌核发育大黄鱼的微卫星分析第71-7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1-73页
   ·试验材料第71-72页
   ·微卫星标记分析第72页
   ·扩增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第72-7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3-75页
   ·雌核发育鉴定分析第73-74页
   ·亲子代间的遗传分析第74-75页
  3 讨论第75-77页
   ·雌核发育的微卫星标记鉴定第75-76页
   ·人工雌核发育大黄鱼的基因纯合效率第76页
   ·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重组第76-77页
  4 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大黄鱼与鮸鱼杂交及其遗传分析第78-9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9-81页
   ·试验材料第79页
   ·杂交方法第79-80页
   ·AFLP遗传分析第80页
   ·微卫星分析第80-8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1-87页
   ·受精率、孵化率及鱼苗成活率第81-82页
   ·AFLP标记分析第82-86页
   ·亲子间的微卫星标记分析第86-87页
 3 讨论第87-91页
   ·关于鱼类远缘杂交第87-89页
   ·杂交苗成活率低的原因第89页
   ·非亲位点产生的原因第89-90页
   ·大黄鱼♀×鮸鱼♂杂交后代是异精雌核发育的产物第90页
   ·异源精子对子代的遗传影响第90-91页
 4 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结论第92-94页
 1 主要研究成果第92-93页
 2 创新之处第93页
 3 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5页
附表 缩略词的中英对照第105-106页
附图 大黄鱼部分微卫星序列在GenBank登录情况第106-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作者简介第112-11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及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13-116页
永久通信地址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单位时代”资源枯竭型矿区职工回流研究
下一篇: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抗剪及抗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