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 1 前言 | 第12-24页 |
| ·病毒RNA 重组的发现 | 第12页 |
| ·RNA 重组的类型 | 第12-14页 |
| ·同源重组 | 第12-13页 |
| ·非同源重组 | 第13-14页 |
| ·同源辅助性重组 | 第14页 |
| ·RNA 重组的机制 | 第14-20页 |
| ·同源重组的机制 | 第14-15页 |
| ·非同源重组的机制 | 第15-16页 |
| ·同源辅助性重组的机制 | 第16页 |
| ·研究 RNA 重组机制的方法 | 第16-17页 |
| ·三种重要病毒的 RNA 重组 | 第17-18页 |
| ·植物病毒进化过程中重组的方式 | 第18-19页 |
| ·重组的生物学意义 | 第19-20页 |
| ·黄瓜花叶病毒 | 第20-22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40页 |
| ·材料 | 第24-25页 |
| ·毒源 | 第24页 |
|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 ·菌株、质粒 | 第24页 |
| ·引物 | 第24-25页 |
| ·其他试剂 | 第25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40页 |
| ·病毒基因组全长克隆的获得 | 第25-28页 |
| ·转录本的获得 | 第28-30页 |
| ·3 种人工假重组体的获得 | 第30页 |
| ·假重组病毒侵染烟草 | 第30-31页 |
| ·Northern blot 检测 | 第31-35页 |
| ·RT-PCR 对重组RNA3 的检测 | 第35-36页 |
| ·重组中间体re1、re8 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36-38页 |
| ·重组中间体re2、re13、re17 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38-39页 |
| ·ELISA 法检测 | 第39-4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53页 |
| ·获得病毒基因组的cDNA 克隆 | 第40-41页 |
| ·病毒cDNA 克隆载体的酶切鉴定 | 第41-42页 |
| ·转录本的获得 | 第42-44页 |
| ·质粒模板的线性化 | 第42页 |
| ·质粒模板的纯化 | 第42-43页 |
| ·质粒模板的体外转录 | 第43页 |
| ·人工假重组体的获得 | 第43-44页 |
| ·假重组体病毒c2,qt ,qw 对N.clevelandii 的症状影响 | 第44-45页 |
| ·假重组体病毒c2,qt ,qw 侵染N.clevelandii 的Northern blot 检测结果 | 第45-46页 |
| ·重组RNA3 的RT-PCR 验证 | 第46-47页 |
| ·重组中间体的序列分析 | 第47-49页 |
| ·重组中间体的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47-48页 |
| ·子代重组RNA3 的序列分析 | 第48-49页 |
| ·重组中间体全长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49-50页 |
| ·re1,re8 克隆载体的构建及酶切鉴定 | 第49页 |
| ·re2、re13、re17 克隆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49-50页 |
| ·重组中间体病毒的获得 | 第50页 |
| ·重组中间体病毒的症状分析 | 第50-52页 |
| ·ELISA 对病毒含量的检测 | 第52-53页 |
| 4 讨论 | 第53-56页 |
| ·qt 重组RNA3 涉及不稳定重组中间体 | 第53页 |
| ·2b 蛋白影响了重组RNA 的选择 | 第53-54页 |
| ·基元序列 Box1 对于重组的影响 | 第54-55页 |
| ·2b 蛋白引起心叶烟大芽坏死 | 第55-56页 |
| 5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