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水质评价论文

苏州市城市规划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水量初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背景第12-13页
     ·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9页
     ·国内第14-17页
     ·国外第17-19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与手段第19-22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方法手段第20页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基本理论第22-29页
   ·水力学基本理论第22-26页
     ·线性渗透定律第22页
     ·渗透系数与导水系数第22-24页
     ·线性渗透定律在地下水计算中的应用第24-26页
   ·土力学基本理论第26-29页
     ·有效应力原理第26-27页
     ·单向渗透固结理论第27-29页
第三章 区域地质环境及水文现状第29-54页
   ·区域地质环境第29-34页
     ·自然概况第29-31页
     ·地质环境背景第31-34页
   ·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第34-39页
     ·地下水分类第34-35页
     ·松散岩类孔隙水第35-38页
     ·基岩孔隙水第38页
     ·浅部土体工程地质条件第38-39页
   ·浅层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第39-48页
     ·赋存条件第40-41页
     ·富水性第41-47页
     ·浅层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第47-48页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第48-54页
     ·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水位现状第48-50页
     ·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水位现状第50-51页
     ·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第51-54页
第四章 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第54-73页
   ·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性第54-55页
   ·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第55-61页
     ·质量评价标准第55-57页
     ·质量分级评价第57-61页
   ·生活用水水质评价第61-68页
     ·评价标准第61页
     ·评价结果第61-68页
   ·工业用水水质评价第68-73页
     ·锅炉用水水质评价标准第68-70页
     ·锅炉用水水质评价第70-72页
     ·其他工业用水对水质的要求第72-73页
第五章 浅层地下水水资源量计算与评价第73-85页
   ·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组成及计算思路第73-79页
     ·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的组成第73-74页
     ·允许水位降深确定第74-79页
   ·浅层地下水资源量计算第79-83页
     ·潜水天然资源量计算第79-81页
     ·微承压水资源量计算第81-83页
   ·浅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评价第83-85页
     ·潜水第83-84页
     ·微承压水第84-85页
第六章 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初步构想第85-92页
   ·浅层地下水开采方式第85-90页
     ·井型的选择第85页
     ·井型成井结构第85-89页
     ·相关井型对比分析第89-90页
   ·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第90-92页
     ·浅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前景第90页
     ·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向第90-9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92-94页
   ·结论第92-93页
   ·建议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药低污染施洒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卧龙地区土壤和大气中长残留有机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