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3页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1-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14页 |
2 经营者激励约束的动因及其与经营者业绩评价的理论依据 | 第14-27页 |
·经营者激励约束的动因——代理问题 | 第14-15页 |
·经营者激励约束与业绩评价相结合的理论依据——激励约束理论 | 第15-20页 |
·人性假设理论 | 第16页 |
·需要理论 | 第16-17页 |
·公平理论 | 第17页 |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 | 第17页 |
·强化理论 | 第17-18页 |
·综合激励理论 | 第18-20页 |
·经营者激励约束与业绩评价结合的研究与实践现状 | 第20-27页 |
·国外经营者激励约束与业绩评价结合的研究与实践现状 | 第20-24页 |
·理论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实际应用现状 | 第23-24页 |
·我国经营者激励约束与业绩评价结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 | 第24-27页 |
·理论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实际应用现状 | 第25-27页 |
3 三明市国有林业采育场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 第27-31页 |
·三明市国有林业采育场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现状 | 第27-28页 |
·激励手段 | 第27-28页 |
·约束手段 | 第28页 |
·国有三明市国有林业采育场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中存在问题分析 | 第28-31页 |
4 国有林业采育场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31-61页 |
·经营者业绩评价的概念 | 第31页 |
·经营者业绩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关系 | 第31-33页 |
·林业采育场的特殊性及其对业绩评价的影响 | 第33-34页 |
·建立林业采育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 第34-36页 |
·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第36-37页 |
·经营者业绩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7-46页 |
·财务指标设计及解析 | 第39-43页 |
·财务效益状况 | 第39-40页 |
·资产营运状况 | 第40-41页 |
·偿债能力状况 | 第41-42页 |
·发展能力状况 | 第42-43页 |
·非财务指标设计及解析 | 第43-45页 |
·森林资源培育水平 | 第43-44页 |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水平 | 第44页 |
·森林资源利用水平 | 第44-45页 |
·评议指标的设计及解析 | 第45-46页 |
·经营者基本素质 | 第45页 |
·综合社会贡献 | 第45页 |
·生态环境保护 | 第45-46页 |
·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 | 第46-55页 |
·权重设置模型及步骤 | 第46-49页 |
·各层次指标的权重设置 | 第49-55页 |
·评价指标的计分标准 | 第55-57页 |
·定量指标的计分标准 | 第55-57页 |
·定性指标的计分标准 | 第57页 |
·评价指标的计分方法 | 第57-61页 |
·定量指标的计分方法 | 第57-58页 |
·定性指标的计分方法 | 第58-60页 |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计分方法 | 第60-61页 |
5 完善国有三明市林业采育场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 | 第61-77页 |
·建立市场化的经营者选择机制 | 第61页 |
·建立国有三明市林业采育场经营者物质分配机制 | 第61-65页 |
·实行年薪制,建立有效的三明市林业采育场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 第63-64页 |
·逐步建立风险薪金制度 | 第64页 |
·完善经营者福利和津贴制度 | 第64-65页 |
·建立三明市林业采育场经营者精神激励机制 | 第65-68页 |
·三明市林业采育场经营者精神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65-66页 |
·建立国有三明市林业采育场经营者精神激励机制 | 第66-68页 |
·建立国有林业采育场经营者内部约束机制 | 第68-72页 |
·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第69-71页 |
·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 第71-72页 |
·加强对经营者的考核评价与内部审计 | 第72页 |
·建立国有三明市林业采育场经营者外部约束机制 | 第72-77页 |
·完善市场环境 | 第72-74页 |
·增强中介机构的作用 | 第74-75页 |
·加大法律监督力度 | 第75-76页 |
·发挥经营者自律监督作用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