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历史的辩证法: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杜娜叶夫斯卡娅论辩证法 | 第8-16页 |
(一) 在其自在自为的形式中阐明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思想中的黑格尔根源 | 第8-12页 |
1、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地位 | 第8-9页 |
2、哲学家与法国大革命:自由与黑格尔辩证法 | 第9-11页 |
3、实践的现实性品格的发现:哲学与现实的历史的结合(把历史引入哲学). | 第11-12页 |
(二) 对历史辩证法的主体揭示:马克思的宏伟的历史贡献 | 第12-16页 |
1、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区别:马克思的辩证法是理论与实践、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历史辩证法 | 第12-13页 |
2、主体:证明哲学与现实世界的统一来自于对历史动力隐藏主体的揭示——无产阶级;兼议黑格尔对群众的忽视 | 第13-16页 |
二、杜娜叶夫斯卡娅论人道主义——美国之根视域下的“新人道主义”观 | 第16-25页 |
(一) 马克思对劳动的深入探索 | 第16-19页 |
1、辩证唯物主义与阶级斗争,即什么样的劳动问题 | 第16-17页 |
2、“异化劳动”的根源:由劳动形成的阶级关系 | 第17-18页 |
3、从“异化”到“异化劳动”:对对象化运动的扬弃 | 第18-19页 |
(二) 概念的变迁:从“废除劳动”到“解放劳动” | 第19-21页 |
1、异化劳动是最堕落的东西,是一切矛盾的根源 | 第19-20页 |
2、从“废除劳动”到“解放劳动”:消除“异化劳动”,实现共产主义 | 第20-21页 |
(三) 通向自由之路,一种整体观念(人道主义) | 第21-25页 |
1、只有群众的自我活动,才能消除劳动的异化,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 | 第21-23页 |
2、自由实现的途径: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一种整体观念:人成为完整的人.. | 第23-25页 |
三、辩证的人道主义:杜娜叶夫斯卡娅的独到见解 | 第25-34页 |
(一) 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关联:辩证人道主义的本质 | 第25-27页 |
1、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人道主义的辩证法 | 第25-26页 |
2、马克思人道主义是蕴涵辩证法的人道主义 | 第26-27页 |
(二) 科学还是意识形态:杜娜叶夫斯卡娅与阿尔都塞的人道主义观比较 | 第27-34页 |
1、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是否存在“断裂”一说 | 第27-31页 |
2、人道主义:科学还是意识形态 | 第31-34页 |
四、评论 | 第34-45页 |
(一) 杜娜叶夫斯卡娅的成果与缺陷 | 第34-37页 |
(二) 由杜娜叶夫斯卡娅看西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 | 第37-42页 |
1、西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 第37-41页 |
2、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来源:对康德问题的不同解答 | 第41-42页 |
(三)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品格及其伟大意义 | 第42-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1页 |
详细摘要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