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2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4页
第二章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第14-28页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分类第14-19页
     ·重新定价风险第15-17页
     ·收益率曲线风险第17-18页
     ·基准风险第18页
     ·期权性风险第18-19页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计量方法第19-24页
     ·敏感性缺口分析第19-21页
     ·持续期缺口分析第21-23页
     ·模拟法第23-24页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工具第24-28页
     ·远期利率协议第24-25页
     ·利率互换第25-26页
     ·利率期货第26页
     ·利率期权第26-28页
第三章 VaR 方法在利率风险测量中的应用第28-37页
   ·VaR 方法的计算原理第28-31页
     ·VaR 的参数选择第28-29页
     ·一般分布下的VaR 计算原理第29页
     ·正态分布下的 VaR 计算原理第29-31页
   ·VaR 计算的主要方法第31-35页
     ·方差—协方差法第31-33页
     ·历史模拟法第33-34页
     ·蒙特·卡洛法第34-35页
   ·压力测试和事后检验第35-37页
第四章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原理(FTP 原理)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作用第37-41页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原理(FTP 原理)第37-39页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原理(FTP 原理)简介第37-38页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原理的主要应用第38-39页
   ·如何看待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原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适用性第39-41页
     ·当前我国银行业的组织架构及发展趋势第39页
     ·我国银行业开展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原理的必要性第39-41页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第41-44页
   ·本文基本结论第41页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发展展望第41-44页
     ·新金融形势下监管部门实施利率风险管理的途径第41-42页
     ·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策略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L-37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诚信缺失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