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电源论文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传输方式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概述第8-12页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8-9页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现状分析第9-10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特色第10-12页
第2章 环境动力监控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第12-24页
   ·监控系统的功能第12-16页
   ·监控系统的组成和体系结构第16-24页
     ·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第16-19页
     ·监控系统的层次化结构和配置原则第19-20页
     ·监控系统各级功能划分第20-22页
     ·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第22-24页
第3章 动力环境监控对象和监控点的确定第24-32页
   ·监控对象的确定第24-26页
     ·通信电源系统的设备第24页
     ·通信局站的组成和监控对象的确定第24-26页
   ·监控点的选取第26-28页
     ·监控点的分类第26-27页
     ·监控点的选取第27-28页
   ·监控点的布设第28-32页
     ·电源设备第28-29页
     ·环境、安防第29-31页
     ·辅助监控设备第31-32页
第4章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第32-48页
   ·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第32-33页
   ·监控系统设计要点第33-35页
   ·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第35-46页
     ·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第35-36页
     ·前置数据采集终端硬件结构第36-39页
     ·传感器选择第39-46页
   ·监控模块配置程序第46-48页
     ·配置程序的功能第46页
     ·配置程序的使用方式第46-48页
第5章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组网设计第48-67页
   ·接口连线第48-54页
       ·RS-232接口组成的通信网络第49-50页
     ·RS-422总线组成的通信网络第50-51页
     ·RS-485总线组成的通信网络第51-52页
     ·CAN,LonWorks现场总线组成的通信网络第52-54页
   ·SU系统组网方案第54-56页
   ·SU与SS组网第56-67页
     ·无人值守基站 E1传输方式第57-66页
     ·中心通信局机房的监控传输方案第66-67页
第6章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通信协议设计第67-72页
   ·智能设备通信协议第67-70页
     ·通信协议概述第68页
     ·智能设备接入方式第68-70页
   ·系统互联通信方式第70-7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3页
 一、结论第72页
 二、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中国纺织业产业升级研究
下一篇: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