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一、婚前财产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3-17页 |
(一) 婚前财产的定义 | 第13页 |
(二) 我国法律关于婚前财产的规定 | 第13-14页 |
(三) 认定婚前财产的标准 | 第14-16页 |
1、内容方面 | 第14-15页 |
2、时间方面 | 第15页 |
3、形式方面 | 第15-16页 |
(四) 婚前财产于婚后所生收益的种类 | 第16-17页 |
二、婚前财产于婚后所生收益之归属的国外立法例 | 第17-19页 |
(一) 个人财产式归属模式 | 第17页 |
(二) 共同财产式归属模式 | 第17-18页 |
(三) 部分共同财产、部分个人财产式归属模式 | 第18-19页 |
三、我国学者关于婚前财产于婚后所生收益归属问题的研究 | 第19-23页 |
(一) 共同财产说 | 第19-20页 |
(二) 个人财产说 | 第20页 |
(三) 部分共同财产部分个人财产说 | 第20-21页 |
(四) 对学者观点的评析 | 第21-23页 |
四、婚前财产于婚后所生收益的归属 | 第23-30页 |
(一) 判断的出发点 | 第23-25页 |
1、基本价值取向 | 第23-24页 |
2、基本原则 | 第24页 |
3、例外原则 | 第24-25页 |
(二) 具体归属 | 第25-27页 |
1、孳息的归属 | 第25-26页 |
2、投资收益的归属 | 第26页 |
3、增值的归属 | 第26-27页 |
(三) 现行法律制度中的不足 | 第27-29页 |
(四) 立法建议 | 第29-30页 |
结束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个人简历 | 第33-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