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可扩展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设计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组播技术的发展背景第7-9页
   ·可靠组播的产生及研究现状第9-11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1-12页
第二章 可扩展可靠组播协议设计方案第12-19页
   ·共享白板应用的需求分析第12-13页
   ·协议可靠性的实现方案第13-19页
     ·组播可靠性概述第13-14页
     ·数据包丢失的检测方法第14-15页
     ·数据传输中的丢包恢复第15-16页
     ·丢包检测方法的选择第16-17页
     ·丢包恢复方法的选择第17页
     ·最后一个数据包判断丢失和可靠重传问题第17-18页
     ·假丢包问题第18-19页
第三章 协议原理设计第19-39页
   ·协议中术语的定义第19页
   ·协议工作原理第19-22页
   ·协议设计原理图及模块交互第22-26页
     ·可靠组播在协议栈中的位置第22页
     ·系统原理图第22-23页
     ·各个模块功能及其相互交互第23-24页
     ·协议状态转移图第24-26页
   ·协议的流程设计方案第26-29页
     ·协议流程原理第26-27页
     ·控制流程设计第27-28页
     ·丢包修复流程设计第28-29页
   ·定时器设置第29-31页
     ·设置请求随机定时器?RandomRQT第29-30页
     ·修复定时器?RT第30页
     ·修复随机定时器?RandomRRT第30-31页
   ·可靠组播的拥塞控制第31-34页
     ·组播拥塞控制概述第31页
     ·可靠组播拥塞控制的基本问题第31-33页
     ·拥塞控制模型:基于发送方与基于接收方的控制第33-34页
     ·本论文的拥塞控制机制第34页
   ·协议中各种包格式设计第34-39页
     ·数据包的大小第34-36页
     ·报文格式第36-39页
第四章 协议算法实现第39-46页
   ·协议设计原则第39页
   ·软件实现的框架第39-42页
   ·软件实现中部分重要细节第42-46页
     ·缓存管理模块的软件实现第42-43页
     ·定时器模块的软件实现第43-44页
     ·丢包检测软件实现第44-46页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后续工作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研究成果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闽江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动态研究
下一篇:华泰公司设备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