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32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9-27页 |
·国外公共产品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对国外公共产品研究现状评述 | 第22-23页 |
·国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动向 | 第23-26页 |
·对国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的评述 | 第26-27页 |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27-31页 |
·研究思路 | 第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理论探究 | 第32-51页 |
·农村公共产品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2-35页 |
·观点争鸣 | 第32-33页 |
·农村公共产品的科学含义 | 第33页 |
·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 | 第33-35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界定 | 第35-40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含义及其构成 | 第35-36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结构 | 第36-37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结构 | 第37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内容结构 | 第37-39页 |
·本文研究的对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内容结构 | 第39-40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理论的形成 | 第40-50页 |
·观点争鸣 | 第40-43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均衡理论 | 第43-47页 |
·农村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 第51-70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现状分析 | 第51-57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57-65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 第57-62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 | 第62-65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问题产生的影响 | 第65-68页 |
·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第65页 |
·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第65-66页 |
·加重农民的负担 | 第66-68页 |
·加剧社会的不公平 | 第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基于公平性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分析 | 第70-83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公平尺度的确立 | 第70-74页 |
·何谓公平 | 第70-71页 |
·有关公平的理论 | 第71-73页 |
·衡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公平程度的标准 | 第73-74页 |
·农村与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对比分析 | 第74-79页 |
·城乡基础设施比较 | 第75页 |
·城乡基础教育比较 | 第75-77页 |
·城乡医疗卫生比较 | 第77-79页 |
·农村不同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比较分析 | 第79-82页 |
·农村不同地区基础设施比较 | 第80页 |
·农村不同地区基础教育比较 | 第80-81页 |
·农村不同地区医疗卫生比较 | 第81-82页 |
·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基于需求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分析 | 第83-101页 |
·供给与需求相互关系的原理 | 第83-84页 |
·生产与消费相互决定 | 第83-84页 |
·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互决定 | 第84页 |
·观点争鸣 | 第84-86页 |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结构现状分析 | 第86-91页 |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 第91-100页 |
·农村居民公共产品需求意愿分析 | 第91-92页 |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构成变动趋势分析 | 第92-95页 |
·农村居民公共产品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 第95-97页 |
·农村居民公共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 第97-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基于贡献率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分析 | 第101-119页 |
·观点争鸣 | 第101-104页 |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01-102页 |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102-104页 |
·建立模型 | 第104-107页 |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依据 | 第105-106页 |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 第106页 |
·回归模型的检验 | 第106页 |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 | 第106页 |
·建立贡献率模型 | 第106-107页 |
·数据说明 | 第107-111页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第107-109页 |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 | 第109页 |
·农村基础教育投入 | 第109-110页 |
·农村医疗卫生投入 | 第110-111页 |
·实证分析 | 第111-117页 |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111-112页 |
·回归模型 | 第112-113页 |
·初步回归结果 | 第113-115页 |
·对多重共线性问题的修正 | 第115-117页 |
·多元回归方程 | 第117页 |
·贡献率 | 第117页 |
·结论与分析 | 第117-119页 |
第七章 基于相互关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分析 | 第119-127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关系理论分析 | 第119-122页 |
·农村公共产品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分析 | 第119-121页 |
·农村公共产品各组成部分的内部关系分析 | 第121-122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关系实证分析 | 第122-124页 |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122-124页 |
·Granger 因果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124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偏相关关系分析 | 第124-126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偏相关系数 | 第124-125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排序 | 第125-126页 |
·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八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优化设计 | 第127-148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优化的原则与顺序 | 第127-131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优化的含义 | 第127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优化的原则 | 第127-129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优先顺序的确立 | 第129-131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 | 第131-136页 |
·优先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 第131-133页 |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 第133-134页 |
·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第134-136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优化的途径 | 第136-144页 |
·优化农村医疗卫生结构 | 第136-140页 |
·优化农村基础教育结构 | 第140-143页 |
·优化农村基础设施结构 | 第143-144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发展与非协同发展 | 第144-146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发展 | 第144-146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非协同发展 | 第146页 |
·小结 | 第146-148页 |
第九章 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 第148-156页 |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农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第148-149页 |
·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职责 | 第149页 |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转移支付的力度 | 第149-150页 |
·建立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 | 第149-150页 |
·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转移支付的力度 | 第150页 |
·搞活地区经济,增强县、乡(镇)两级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能力 | 第150-151页 |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 | 第150页 |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 第150-151页 |
·加快小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 第151页 |
·建立农村居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增强村级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 | 第151页 |
·实行差异化供给,建立合理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担机制 | 第151-152页 |
·建立与完善政府激励机制,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 | 第152-153页 |
·建立与完善农村公共产品市场供给激励机制 | 第152-153页 |
·建立与完善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激励机制 | 第153页 |
·建立与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激励机制 | 第153页 |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 | 第153-154页 |
·建立与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管理体制 | 第154-155页 |
·小结 | 第15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0页 |
致谢 | 第160-161页 |
作者简介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