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诺孕酯的药效学 | 第8-11页 |
·诺孕酯的合成 | 第11-18页 |
·左炔诺孕酮的合成 | 第12-16页 |
·诺孕酯的合成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左炔诺孕酮的合成工艺 | 第19-38页 |
·合成路线的选择 | 第19-20页 |
·乙基羟化物微生物转化条件考察 | 第20-23页 |
·微生物转化实验方案 | 第20-21页 |
·微生物转化结果与分析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乙基氢化物合成反应条件考察 | 第23-28页 |
·环合氢化反应实验方案 | 第23页 |
·环合氢化反应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乙基锂氨物合成反应条件考察 | 第28-30页 |
·锂氨反应实验方案 | 第28页 |
·锂氨反应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乙基沃氏物合成反应条件考察 | 第30-32页 |
·沃氏氧化反应实验方案 | 第30页 |
·沃氏氧化反应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页 |
·左炔诺孕酮合成反应条件考察 | 第32-34页 |
·炔化水解反应实验方案 | 第32-33页 |
·炔化水解反应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页 |
·左炔诺孕酮的制备 | 第34-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乙基羟化物的合成 | 第35页 |
·乙基氢化物的合成 | 第35页 |
·乙基锂氨物的合成 | 第35-36页 |
·乙基沃氏物的合成 | 第36页 |
·左炔诺孕酮的合成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诺孕酯的合成工艺 | 第38-50页 |
·诺孕酯合成路线的选择 | 第38-39页 |
·Russel Uclaf 路线 | 第38页 |
·本文的工艺路线 | 第38-39页 |
·左炔诺孕酮双酯合成反应条件考察 | 第39-42页 |
·双酯化反应实验方案 | 第39页 |
·双酯化反应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左炔诺孕酮单酯合成反应条件考察 | 第42-44页 |
·酸水解反应实验方案 | 第42页 |
·酸水解反应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诺孕酯合成反应条件考察 | 第44-46页 |
·肟化反应实验方案 | 第44页 |
·肟化反应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页 |
·诺孕酯的合成 | 第46-49页 |
·实验仪器 | 第46-47页 |
·13β-乙基-17α-乙炔基-性甾-3,5-二烯-3,17β-二醇-3, 17β-双乙酸酯(左炔诺孕酮双酯)的合成 | 第47页 |
·13β-乙基-17α-乙炔基-性甾-4-烯-3-酮 -17β-乙酸酯(左炔诺孕酮单酯)的合成 | 第47-48页 |
·13β-乙基-17α-乙炔基-性甾-4-烯-17β-醇-3-酮 17-乙酸酯,3-酮肟(诺孕酯)的合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诺孕酯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50-54页 |
·妊娠维持作用 | 第50页 |
·抗促性腺素活性 | 第50-51页 |
·雄激素-蛋白同化活性 | 第51-52页 |
·诺孕酯的在体激素活性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