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目标综合评价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 | 第8-9页 |
| ·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路线和方法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 | 第13-29页 |
| ·城市土地的内涵 | 第13-15页 |
| ·城市土地的含义界定 | 第13页 |
| ·城市土地的特性 | 第13-15页 |
| ·城市土地的分类 | 第15页 |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 第15-19页 |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 | 第15-17页 |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特性 | 第17-19页 |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形式和类型 | 第19页 |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 ·地租理论 | 第19-20页 |
| ·地价理论 | 第20-21页 |
| ·产权理论 | 第21页 |
| ·区位理论 | 第21-22页 |
| ·城市土地规划理论 | 第22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原则 | 第24-25页 |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要素 | 第25-29页 |
| ·城市定位与发展水平 | 第25-26页 |
| ·城市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 | 第26页 |
| ·土地价格与税收 | 第26-27页 |
| ·土地利用结构 | 第27页 |
|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指标 | 第27-28页 |
| ·城市公共物品与生态环境要求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7页 |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目标 | 第29页 |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原则 | 第29-31页 |
| ·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 第31-32页 |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 第32-33页 |
| ·评价体系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 第33-37页 |
| ·土地投入强度评价指标 | 第34-35页 |
| ·土地产出水平评价指标 | 第35页 |
| ·土地利用强度指标 | 第35-36页 |
| ·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实证研究 | 第37-44页 |
| ·济南市概况 | 第37-38页 |
| ·济南市土地利用状况 | 第38-40页 |
| ·济南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第40-43页 |
| ·济南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与对比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及对策 | 第44-48页 |
| ·集约利用存量土地,集约开发增量土地 | 第44页 |
| ·坚持产业集中,实现集聚效益 | 第44-45页 |
| ·实施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产业置换 | 第45页 |
| ·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城市发展 | 第45页 |
|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 第45-46页 |
| ·开展城市土地整理,实施土地储备供应机制 | 第46页 |
| ·坚持依法用地 | 第46-47页 |
| ·增加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建立土地可持续利用机制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