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预应力网壳结构的多维地震反应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9-10页 |
| ·预应力网壳结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方法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地震作用相关理论及材料弹塑性理论 | 第14-29页 |
| ·结构地震作用相关理论 | 第14-23页 |
| ·地震分析方法 | 第14-17页 |
| ·瞬态动力学 | 第17-21页 |
| ·地震行波理论 | 第21-23页 |
| ·弹塑性基本理论 | 第23-29页 |
| ·屈服准则、屈服函数 | 第23-24页 |
| ·应力-应变关系 | 第24-26页 |
| ·弹塑性有限单元法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攀枝花体育馆多遇地震反应分析 | 第29-39页 |
| ·工程概况 | 第29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29-30页 |
| ·模态分析 | 第30-31页 |
| ·地震波的输入 | 第31-34页 |
| ·地震波的波形及其峰值 | 第32页 |
|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 第32-33页 |
| ·地震波的传播方向 | 第33-34页 |
| ·多遇地震结构的反应 | 第34-38页 |
| ·地面一致振动下的响应 | 第34-36页 |
| ·行波效应的影响 | 第36-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预应力网壳结构动力性能分析 | 第39-52页 |
| ·概述 | 第39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39页 |
| ·基本假设 | 第39页 |
| ·布索方式对预应力网壳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39-48页 |
| ·静力比较 | 第41-42页 |
| ·结构自振特性的变化 | 第42-46页 |
| ·地震动力比较 | 第46-48页 |
| ·预应力值对网壳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 ·静力比较 | 第48页 |
| ·地震动力比较 | 第48-50页 |
| ·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大跨度预应力网壳行波作用下弹塑性分析 | 第52-68页 |
| ·基本参数 | 第52-53页 |
| ·地震波的传播方向 | 第53页 |
| ·多遇地震结构反应 | 第53-57页 |
| ·地面一致振动下的响应 | 第53-55页 |
| ·行波效应的影响 | 第55-57页 |
| ·罕遇地震结构反应 | 第57-66页 |
| ·基本假定 | 第57页 |
| ·地面一致运动 | 第57-58页 |
| ·行波效应的影响 | 第58-60页 |
| ·弹塑性分析与弹性分析的比较 | 第60-66页 |
| ·小结 | 第66-6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