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固循环流化床自组织流动结构研究及分形重构建模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 ·液固流态化非均匀性 | 第8-14页 |
| ·非均匀液固流态化 | 第8-10页 |
| ·颗粒流动结构 | 第10-12页 |
| ·液固流态化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 ·分形理论与分形维数 | 第14-16页 |
| ·分形 | 第14-15页 |
| ·分形维数 | 第15-16页 |
| ·CCD 技术及数字图像处理 | 第16-17页 |
| ·CCD 概念和特点 | 第16页 |
| ·数字图像处理 | 第16页 |
| ·CCD 可视化的可行性 | 第16-17页 |
| ·本论文研究方案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测试系统 | 第18-25页 |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18-19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22页 |
| ·颗粒和流体物性 | 第19-20页 |
| ·流体粘度调节 | 第20-22页 |
| ·CCD 图像采集及处理 | 第22-24页 |
| ·CCD 采集系统 | 第22页 |
| ·CCD 图像采集 | 第22页 |
| ·数字图像处理步骤 | 第22-24页 |
| ·实验步骤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46页 |
| ·颗粒团聚现象以及大小分布 | 第25-29页 |
| ·颗粒团形成破碎过程研究 | 第29-34页 |
| ·颗粒团形成与破碎现象 | 第29-33页 |
| ·颗粒团形成与破碎分析 | 第33-34页 |
| ·颗粒团聚现象与分形维数 | 第34-35页 |
| ·表观液速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 第35-40页 |
| ·主水流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 第35-37页 |
| ·辅助水流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 第37-40页 |
| ·颗粒尺寸及主辅水流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 第40-43页 |
| ·颗粒密度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流体粘度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液固循环流化床中团聚现象的分形重构 | 第46-65页 |
| ·数学模型的假设 | 第46页 |
| ·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 | 第46-48页 |
| ·中心流区域半径的确定 | 第48-52页 |
| ·循环流化床上行床液速分布 | 第48-50页 |
| ·循环流化床上行床颗粒速度分布 | 第50页 |
| ·中心流区域半径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50-52页 |
| ·颗粒流动模型的验证 | 第52页 |
| ·颗粒团聚分形模型及图像合成 | 第52-58页 |
| ·颗粒聚集过程分析 | 第52-54页 |
| ·Cantor 集对颗粒团聚现象的重构 | 第54-56页 |
| ·图像的合成 | 第56-58页 |
| ·模拟结果及讨论 | 第58-64页 |
| ·主辅水流对颗粒团聚的影响 | 第58-59页 |
| ·颗粒尺寸对颗粒团聚的影响 | 第59-61页 |
| ·颗粒密度对颗粒团聚的影响 | 第61-62页 |
| ·液体粘度对颗粒团聚的影响 | 第62-64页 |
| ·模型局限性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建议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符号表 | 第72-74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