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比较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理论研究 | 第13页 |
·方法选择 | 第13-14页 |
·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论 | 第15-25页 |
·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第15-16页 |
·国外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第15-16页 |
·国内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第16页 |
·所得税会计的界定 | 第16-17页 |
·所得税的性质 | 第17-18页 |
·所得税会计的基本概念 | 第18-25页 |
·利润的概念 | 第18-19页 |
·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概念 | 第19-23页 |
·差异的跨期摊配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现状及分析 | 第25-28页 |
·我国企业选择现状 | 第25页 |
·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第四章 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比较 | 第28-32页 |
·理论比较与案例分析 | 第28-30页 |
·概念比较 | 第28页 |
·区别与联系 | 第28-29页 |
·案例分析 | 第29-30页 |
·研究小结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2页 |
·研究小结 | 第30-31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2页 |
第五章 递延法与债务法比较 | 第32-37页 |
·理论比较与案例分析 | 第32-34页 |
·概念比较 | 第32页 |
·区别与联系 | 第32-33页 |
·案例分析 | 第33-34页 |
·研究小结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7页 |
·研究小结 | 第34-36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7页 |
第六章 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比较 | 第37-42页 |
·理论比较与案例分析 | 第37-40页 |
·概念比较 | 第37页 |
·区别与联系 | 第37-39页 |
·案例分析 | 第39-40页 |
·研究小结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42页 |
·研究小结 | 第40-41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