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11页 |
·研究背景介绍 | 第7-10页 |
·NGN的定义 | 第7-8页 |
·NGN的标准化研究状况 | 第8-9页 |
·通信网络向NGN演进的必然性 | 第9-10页 |
·研究工作介绍 | 第10页 |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NGN的关键技术 | 第11-20页 |
·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 | 第11-14页 |
·基于软交换的NGN体系结构 | 第11-12页 |
·ITU-T的NGN体系结构 | 第12-13页 |
·3GPP的IMS体系结构 | 第13-14页 |
·下一代网络中的主要组件 | 第14-16页 |
·软交换设备 | 第14-15页 |
·媒体网关 | 第15-16页 |
·信令网关 | 第16页 |
·应用服务器 | 第16页 |
·媒体服务器 | 第16页 |
·接口与协议 | 第16-20页 |
·MGCP协议 | 第16-17页 |
·H.248/Megaco协议 | 第17页 |
·SIP协议 | 第17页 |
·SIP-T/SIP-I协议 | 第17-18页 |
·BICC协议 | 第18页 |
·SIGTRAN协议 | 第18-20页 |
第三章 NGN在移动通信网络应用的切入点和组网模式 | 第20-33页 |
·引言 | 第20页 |
·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演进 | 第20-23页 |
·我国GSM移动通信网络的一般组网结构 | 第20-21页 |
·我国移动通信面临的发展演进问题与NGN技术的引入 | 第21-23页 |
·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引入NGN技术的原则和切入点 | 第23-25页 |
·NGN在移动通信网络应用的组网模式 | 第25-30页 |
·移动通信网络引入NGN的演进路线 | 第25-26页 |
·在长途汇接层面引入NGN | 第26-28页 |
·新建或替换本地端局引入NGN | 第28-30页 |
·NGN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应用的特点 | 第30-33页 |
第四章 NGN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业务应用模式 | 第33-44页 |
·引言 | 第33页 |
·NGN业务体系框架 | 第33-35页 |
·NGN业务的特点 | 第33-34页 |
·NGN业务体系框架 | 第34-35页 |
·NGN业务提供技术的选择 | 第35-40页 |
·基于API的业务提供技术 | 第36-37页 |
·SIP技术 | 第36页 |
·Parlay/OSA开放接口技术 | 第36-37页 |
·基于框架/组件的业务提供技术 | 第37-38页 |
·基于脚本的业务提供技术 | 第38-39页 |
·各种业务提供技术的比较与选择 | 第39-40页 |
·移动通信网络中NGN业务的实现方式 | 第40-44页 |
·基于软交换设备实现业务 | 第40-41页 |
·与传统智能网互通实现业务 | 第41页 |
·新建应用服务器方式实现业务 | 第41-42页 |
·NGN业务实施步骤及建议 | 第42-44页 |
第五章 NGN的网络管理 | 第44-53页 |
·引言 | 第44页 |
·NGN的网络管理体系架构 | 第44-49页 |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发展 | 第44-45页 |
·NGN网络管理体系架构的规划 | 第45-47页 |
·NGN网络管理体系立体模型 | 第47-49页 |
·NGN的网络管理实现技术 | 第49-53页 |
·概述 | 第49页 |
·几种网络管理技术的特点比较分析 | 第49-51页 |
·NGN网络管理实现技术的选择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全文缩略语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论文 | 第61页 |